王三喜
(甘肅省武山縣四門鎮灣兒小學,甘肅 武山 741306)
教師要依據所學內容,全面分析每個學生,選擇適當的學習目標。比如,抓住重點詞句理解體會課文,初步讀懂課文所蘊涵得道理:看問題或做事情的時候,不能憑空想象,要實事求是,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這一學習目標的提出,就會讓學生產生好奇心,讓學生很自然地去思考:為什么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這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的學習信心,會激勵學生為實現教學目標刻苦學習、努力進取。
俗話說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上課前,我是這樣提問的:同學們喜歡畫畫嗎?誰畫得最漂亮?要畫得漂亮首先要畫得像,要畫得像就要做到:一件物品,是什么,就畫成什么樣。這樣將學生松散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學習的目標上來。可見,導入新課對于一堂課的學習有多么重要的作用啊!也就是,課前導入要新穎有創意。運用提問導入或一句名言、一個笑話、一個動作、一個科學家的故事、一個實驗、一種社會現象等等,這些都是很好的方法。同時,導入新課要不斷變化,不斷更新,使學生在上課時產生好奇心和探索的心理,這才有利于教學的順利進行。
低年級學生有好奇心強和思維活躍的特點,這就要求我們抓住這一特點,觀察他們在課堂上的表現,適時鼓勵,激發他們積極向上的競爭精神,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因素,鼓勵他們去主動學習。依據新課標理念和學生實際,在學習《畫楊桃》這一課時,我采用 “一法為主,多法相輔” 的讀悟教學法,讓學生默讀課文后,同桌之間進行朗讀,小組之間、男女生之間比賽的教學模式。抓住他們敢于比賽的心理提出問題,他們回答問題一旦成功就立即給與肯定,以使同學們享受老師的贊語和學生的鼓勵;運用情景教學法、信息收集法為輔的“多法相輔”的策略,繼續激勵每個學生全力以赴、全神貫注地投入到愉快的學習中去,讓他們在獲得感性認識的同時,繼續深入學習,主動探索,積極思考。這充分體現了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教學方式,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綜合能力,發揮了他們的主體作用,使他們成了學習的主人。尤其面對學困生,要進行多方關注,注意觀察學生對學習的反饋情況,以實現“培優扶差,滿足不同。”
隨著教育資源的豐富,和教師信息技術能力的提高,產生了各種教學設備,尤其是電子白板進入了教室,這為提高教學質量帶來了便利。學習《畫楊桃》,就打開PPT 課件,為學生展示楊桃的圖片,來有聲有色的直觀介紹楊桃的樣子,教學切實得到很好的效果。因為多媒教學,它有直觀形象、生動有趣、感染力強的特點。在教學中,我們適時恰當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進行教學。這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擴大視野、拓展學習空間,為提高課堂教育教學質量奠定了基礎。
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應該把最美好的語言——贊美,帶進教室,送給那渴望知識最可愛的小寶寶們。心理學家指出:人最本質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肯定。何況是坐在教室里,學習知識的小同學。因此,我總是把贊美帶進課堂,滲入教學,在多年來的教學中,已經無數次證明了它的有效性。它的激勵效果往往表露在學生的眼神里,蕩漾在課堂的氣氛中,這就是學生的心理特征,他們真地希望老師發現自己的優點,并得到表揚和認可。每每上課,我就多給學生一些成功的體驗,不管讓他們準確地讀出詞語“叮囑、審視”、課堂回答老師講的話具體指什么?還是文章讀得好時,該鼓勵的要鼓勵,該喝彩的要喝彩。
語文課堂上,往往有甄別問題對錯,理清文章思路,掌握文章結構,領悟作者意圖這樣的問題。在經過學生獨立思考,小組合作,交流匯報,得出結論后,就立即抓住時機給予表揚,瞄準這一切點,時時處處盡量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心,讓他們去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進一步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總之,對每一節教學過程進行恰當的設計,力求環節之間科學高效、天衣無縫,盡量捕捉小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寓知于樂,不斷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恰當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參與學習。精簡總結課文教學設計的關鍵詞語,教學做到有的放矢,講解言簡意賅、深入淺出、中心明確。就像《畫楊桃》,在教學設計總體上,我的學生體會到了“實”字,在具體教學環節中,感悟到了“精”字,在觀察過程中,體現了“真”字,這樣,將扎實的語言訓練和“個體價值的體現”得到完美結合。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了濃厚興趣,并對學習課文產生強烈的需求,以極大的熱情,輕輕松松、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課文的活動中來,確實來說,講課要結束時我似乎看到了他們心里的微笑和走向成功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