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雪薇
(河北省石家莊高新區東羊市小學,河北 石家莊 050000)
理解是表達的基礎,要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必須先培養學生理解數學語言的能力。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并非一蹴而就,需經過長期自覺的訓練,這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多為學生創造說的條件,需要學生說的,教師絕不代替;多給學生留下交流的空間,需要學生探討的,教師絕不灌輸;多給學生發表觀點的機會,需要學生獨立思考的,教師絕不包辦。此外,教師應關注課堂上偶爾出現的數學語言的瑕疵,并及時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將錯誤消滅在萌芽狀態。同時,教師還可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合理運用的語言訓練方法,對學生加強訓練,如理解和、差、積、商、擴大、縮小、質數、合數等概念。對學生語言上的缺陷不能有半點疏忽,如問:“什么是指質數?”有的學生說:“能被1 和它本身整除的數叫質數。”再問:“4 能被1 整除嗎?能被他本身整除嗎?4 是不是質數?”學生立即意識到自己錯了,應該是“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數叫質數”。
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首先要求教師語言要規范,給學生做出榜樣。在備課時,我總注意備教師的數學語言,做到準確、精煉,思路清楚,敘述有條不紊。課堂提問要有目的性,所提的每個問題必須有利于啟迪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開動腦筋,充分發揮自己的主體作用來探索新知識。例如在教學第10 頁“算一算”時,我出示情景圖,問:“圖上畫的是什么?請用你的話說出這題的已知條件和問題。用什么方法計算?”像這類應用題我都是先請學生審題,用自己的話說出題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目的是弄清條件與問題之間的數量關系,然后思考解題方法。一年級的學生還比較小,說時語言不完整,這時我就引導他們用完整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學生列出算式后,我讓他們自己試著動手擺花片計算,然后交流各自的做法。這樣引導,啟迪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用語言來表達自己思維的能力。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也是思維的結果,思維的發展與語言的發展是密切聯系的。從一年級起,筆者就注意對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進和訓練,給學生多說的機會,鼓動學生動口說,通過語言表達能力訓練,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例如:教學9+幾時,出示:9+3=?不僅讓學生動手作學具,而且讓其口述操作過程。首先給操作小棒的過程表達“湊十”的思路,因為9 根和1 根湊成10 根,所以把3 根分成1根和2 根,9 根和1 根湊成10 根,再加上剩下的2 根,共12 根,引導學生用準確的數學語言表達:因為9 和1 湊成10 根,所以把3 分成1 和2,9 和1 相加得10,10加2 得12,所以9 加3 等于12。再如:“教學兩位學加一位數,整十數(不進位)”時,出示例題:34+2=,34+20=,讓學生擺小棒找出它們的答案。然后比較這兩首題的計算方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最后引導學生歸納“兩位婁加一位數,整十數(不進位)”時,出示例題:34+2=,34+20=,讓學生擺小棒找出它們的答案。然后比較這兩道題的計算方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最后引導學生歸納“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兩位數加一位數,要先將個位上的數和個位上的數相加,兩位數加整十數,光將十位上的數與十位上的數相加。這樣學生通過動手操作進行數學語言的訓練,從而提高了學生做題的準確性和速度,促進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數學教師的語言應該是學生的表率。因為小學學生具有很強的模仿力,教師的數學語言直接影響學生的數學語言。所以教師的語言力求用詞準確、簡明扼要、條理清楚、前后連貫、邏輯性強。這就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語言素養,通過教師語言的示范作用對學生的初步邏輯思維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響。如有的學生說:“8是倍數,2是約數。”“圓錐體的體積等于圓柱體體積的三分之一。”這樣說都不準確。其次,說話要有根據、連貫、通順。如:“19 是質數還是合數?為什么?”要求學生回答:“因為只有1 和它本身兩個約數的數是質數,又因為19 只有1 和它本身兩個約數,所以19 是質數。”
在教因數和倍數時,想方設法培養學生說寫結合,由于本單元概念較多,不好理解,就利用語言每上一節課讓學生根據本節課學的內容寫一句話,最后整理和復習本單元時讓學生讀出自己寫的對本單元整理,學生非常樂意。對本單元的知識理解的比較透徹。比如;我班的龍飛同學,他學號是50,他這樣寫,我的學號是50,1×50=50,2×25=50,5×10=50,2 和25 是50 的因數,50 是2 和25 的倍數,50 的因數有1、2、5、10、25、50.50 的最小因數是1,對大因數是50.50 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50 的倍數有50、100、150......,50 的最小倍數是它本身,沒有最大的倍數,所以一個數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50 是2 的倍數,因為它個位上是0,50 是偶數。50 是5 的倍數,因為它個位是0.50 是合數,因為它的因數除了1 和50 還有5;50 還能分解質因數。證明學生很好地掌握了本單元內容。說寫結合,既學會數學,又提高了寫作能力和語文結合起來。
總之,數學語言訓練要按照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點到面,長期進行,挖掘教材優勢,以科學嚴格的語言訓練來調節思維,來達到訓練的目的,不斷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及靈活性,教學中要把握時機,適時為學生提供語言表達的機會,循循善誘,導之以法,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和運用能力,使學生養成科學使用數學語言的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