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祿
(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藍旗營鄉初級中學,河北 承德 067301)
“適應學生的發展趨勢”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即改變學生被動接受和高強度實踐的教學方法,并促進獨立,合作和研究性教學。學生是學習和培訓的主體,也是他們自身發展主導者。課堂教學應充分發揮學生的個體優勢。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充分體現教學的有效性。完成教學的過程實際也是師生之間合作學習,相互交流的全過程。傳統上概念的教學非常關注老師所教授的課本知識以及孩子們的知識記憶,而對于學生的心智發展、情感體驗、價值觀的形成以及學生的個人經歷在日常生活和社會中的發展則缺少必要的關注。新的課堂教學改革注重教學環節,這是師生互動的全過程,是彼此良性發展、共同促進的趨勢。作為教育和科學研究的主要戰場,初中物理教學應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和學生的發展趨勢而定。學生們要有展現自己才能和創造力的機會和體驗成功的機會。課堂教學要聯系學生日常生活和社會發展的具體情況,重視學生在豐富多樣的課堂教學中的生動,活躍的特征,使課堂教學獲得理想的效果。對于新時代的教師來說,必須擁有先進的教學觀念,能夠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要求;要把對知識的簡單傳輸轉變為以學生的發展趨勢為基礎,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在整個過程中把情感心理和價值觀有機融合。形成自主探究式的教學模式。
實驗在物理教學中可以說是重中之重。絕大多數物理定律都是從實驗中得到的,這些定律和原理又經過長期反復的實踐運用逐步得到驗證和推廣,并逐漸走向完善。所以要想對物理教學進行改革,物理實驗教學必然會成為首要的目標。實驗教學對學生的科學素養的形成有著重要意義。在過去的一些年中,由于過分推崇應試教育,而忽略了物理實驗教學。教師通常使用的是口傳心授的教學方法,大量的刷題訓練成為了學習物理的主要方法。許多物理概念和規律性的內容由于沒有經過學生親自動手實踐,在學生大腦中形成的物理現象已成為死的概念,導致許多學生動手能力很差,只會“紙上談兵”。素質教育的總體目標是塑造學生的發展觀念和創新意識。所以,有必要進一步加強實驗教學的考核,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強化訓練,努力將知識考試轉變為實踐考核,擴大教學時間范圍。學生實驗過程中,教師要及時精心指導,使之秩序井然,效果顯著。讓學生在真正的實驗操作中,發現、處理問題,總結規律,得出結論。
教師在全面推進教育改革的過程中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教師的人生觀和教育觀念對學生的發展起到很大的引領作用。教師的創新品質也潛移默化地對學生施加著積極的影響。在我國,尊師重教、師道尊嚴的教育傳統由來已久,雖然這一傳統創建了很好的教學氛圍,但在某種意義上也制約了學生的個性發揮,影響了師生的正常溝通和交流。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的充分發揮十分不利。新的課程改革指出,物理老師應與學生公平相處,老師要關愛學生,在師生之間形成緊密而公正的關系。此外,教師還要充分展現個人魅力,給學生樹立人格榜樣,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這樣就會在課堂教學中就可以發揮情感的巨大影響力,使學生喜歡老師。要關心、愛護學生的成長,促進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形成,以科學的教學方法營造物理教學的良好氛圍,轉變學生興趣導向,將與老師相處的樂趣轉移到物理學習和訓練中,使之成為物理學習中的重要驅動力。教師的重要工作任務就是“傳道、授業、解惑”。然而,長期以來不少教師僅僅做到了期中的一點,那就是“授業”即教授課本知識。忽略了其他兩個方面的重要意義,沒能發揮出教師應有的引導作用。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對物理現象進行自主探索,并以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的身份介入到教學活動中,建立良好的師生交流機制。
設疑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是很好的情境創建方法。通過設疑可以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進行更深入的了解,對培養自主探究能力十分有益。例如,在《凸透鏡成像》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用這樣一個小案例進行設疑:一輛汽車發生了自燃,線索是車內放上了半瓶礦泉水。通過這樣的設疑,激發學生探究真相的濃厚興趣。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對教材上凸透鏡與凹透鏡知識點進行梳理,再通過簡單的小實驗進行直觀演示,輕松地解決了本課的重點和難點。眾所周知,當需要緊急解決某種任務的時候,人們的邏輯思維最為敏捷。我有機地整合了專業知識和生活現象,讓學生在質疑中鞏固已有知識,探索新知識。
總而言之,為了使學生在初中階段能熟練掌握物理,我們必須充分發揮老師和課程的優勢。關注學生在學習上的亮點,給予鼓勵,使學生能夠提高學業成績,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