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中美
(河北省保定市前進小學,河北 保定 071000)
實施數學文化教育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展開模式,教師要結合這個階段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及思維習慣來選取一些合適的滲透方式。首先,教師可以在生活實踐中來展開數學文化滲透,這種模式往往很容易被小學生理解與接受。小學階段的數學課程中學到的大部分內容都可以在生活實際中找到實例,很多知識還可以用于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這也是不少數學文化能夠在生活實踐中得到體現的原因。教師要善于靈活的創設有代表性的教學案例,在知識教學時要深化其與生活實際的結合,并且透過這些案例來加深學生對于數學文化的理解與認識。這不僅會為知識教學帶來很好的推動作用,這也會幫助學生對于數學文化有更好的了解與體驗。
比如教學“圓的認識”時,新課伊始老師可以向學生們提問:對于圓,同學們一定不會感到陌生吧?(學生回答是)生活中你在哪兒見過圓形?由于圓在生活中應用很廣泛,所以學生們都爭先恐后地舉手回答。生:鐘面上有圓,輪胎是圓的,有些紐扣也是圓的,一元硬幣,圓形花盆……。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圖片,隨后教師用動畫演示將石子投進平靜的水面,并問,你發現了什么?學生們非常興奮地說:水紋、水紋!隨后教師可以繼續在多媒體課件中非學生們展示生活中各種美麗的圓形。學生們都觀看得非常投入,對于圓形這一圖形的探究欲望也越來越濃厚。不僅如此,大家也非常直觀地感受到了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體現,并且感受到了其后滲透的數學文化。這不僅為知識教學提供了很有效的鋪墊,這也能夠幫助學生自身的知識掌握水平與數學素養的不斷提升。
從傳統文化中展開數學文化的滲透也是一種很好的模式,同樣能夠極大的深化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與認識。我國古代文化中對于數學這門學科已經有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很多計量單位、數學思想方法等對于后來的數學學科的發展與研究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有意識的給學生們滲透一些數學文化,這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理解與吸收,也能夠讓學生們感受到先人的智慧,進而激發學生的民族情懷。
例如,學習了“24 時計時法”后,教師可以利用課后時間向同學們展示計時方法的演變過程,讓學生知道,我們今天雖然是從鐘表知道時間,但如何獲知時間之前卻經歷了漫長的探索過程。古人最初計時是用立竿測影的方法,后來又用到日晷、滴漏等計時工具,對于這些數學文化餓滲透能夠讓學生體驗到這個演變過程融合了多少先人的聰明才智,匯集了多少先人的辛勤勞動。這也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和生活的聯系,能夠培養學生時時處處留心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做生活的有心人。針對小學生的數學文化教學方法和內容的選擇很重要,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選擇那些能夠激發學生興趣,同時,可以很好地拓寬學生知識面與視野的內容,這才能夠讓學生自身的文化水平不斷得到提升。
想要更好的展開數學課堂上的數學文化教學,這需要教師給學生們營造好的文化環境,在良好的教學氛圍下學生們對于相關內容才能夠有更好的理解與吸收,數學文化教育才能夠收獲更好的教學成效。教師要有意識地多樣化課堂教學,要通過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的營造來幫助學生對于教學內容形成更好的認知。同時,教師也要深化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與應用能力,可以通過一些知識的應用實踐來讓學生感受數學文化的內涵,并且不斷培養自身的數學素養。這樣的教學不僅是素質教育的體現,也能夠很好的培養學生對于數學課程的學習興趣。
如教學“圓的認識”時,教師可以首先讓學生們討論圓的畫法,教師可以向大家提問: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意思是說,如果沒有圓規是畫不出圓的。可要是真沒有了圓規,比如在圓規發明之前,我們就真畫不出一個圓了嗎?生:不可能。師:很好!今天,我們就來試著利用準備的材料畫圓。學生們立刻活躍起來,有的學生將圓形瓶蓋按在白紙上,沿著瓶蓋的外框畫了一個圓;有的學生利用三角板中的圓形窟窿畫了一個圓;還有學生在繩子的一端系一支鉛筆,另一端固定在白紙上,繩子繃緊將鉛筆繞一圈,也畫了一個圓……在無比活躍的課堂氛圍下大家通過思維的激發想出了各種畫圓的方式,學生們不僅很好地實現了對于知識的靈活應用,相應的數學文化在學生頭腦中也越來越深入。
在小學數學課程的教學中,想要更好的展開對于學生的數學文化教學,這需要教師注重教學方法的合理選擇。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實踐展開數學文化的滲透;也可以透過對于傳統文化的剖析來讓學生感知數學文化;還可以通過好的文化環境的營造來深化對于學生的文化熏陶。這些都是非常有效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很好的深化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理解與吸收,相應的數學文化在學生頭腦中也越來越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