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睿琪
(江漢大學音樂學院,湖北 武漢 430060)
音樂是培養學生樂感,提升審美能力與品位的重要學科,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學科價值。以音樂為載體,引導學生在聽唱練賞的過程中,感受音樂魅力,厚實知識儲備,體會文化包容與多元,培養積極情感與藝術氣質,能夠極為有效地促進學生人文素養發展。
在音樂教學實施前,教師要明確人文素養與音樂教學的有機結合點,根據學生現實學情,進行滲透教學預設。在預設內容設定上,需要體現出高校音樂教學的改革要求,著眼音樂理論、音樂欣賞、音樂形體、音樂活動等不同層面的內容特點,把握人文素養滲透的重點,將課堂教學目標實現有機融合,避免人文素養滲透與音樂教學“兩張皮”,實現兩者的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在教授音樂內容時,教師可向學生展示相關歷史、時代與社會背景,引導學生認識到音樂的現實價值,通過詮釋分析并結合具體教學目標,教師可以利用圖片、視頻等資源滲透人文素養,這樣更有利于學生開展深度探究。如果條件具備,教師還可以進入網絡資源庫搜集選用素材,為學生提供更多探究模板,有針對性地進行課前自學活動,幫助學生建立起人文素養與音樂知識的銜接點,為后續教學開展鋪平道路。例如在引導學生欣賞《黃河大合唱》時,教師在組織音樂視聽前,不僅可以從地理方面向學生或者由學生介紹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的有關知識,也可以結合樂曲由學生分析介紹抗日戰爭的有關內容,闡釋《黃河大合唱》的歷史背景,從而“未聽曲調先有情”,引領學生認識到樂曲對于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堅強不屈中國人民的熱情歌頌。在視聽過后,可以再組織學生暢談,表達感受,加深對于作曲家愛國之情的體會、抗日戰爭烽火歲月的感懷,不僅引導學生掌握相關人文學科知識,而且促進其愛國主義等道德素養發展。
音樂課作為一門藝術學科,其知識內容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將此種以聲音為載體的教育表達方式與人文素養宣教有機結合,將碎片化、相對孤立的人文素養內容進行整合,形成清晰的感受體驗情境,引導學生在音樂聽唱活動參與過程中,進一步感知情境、閱讀情境、分析情境、運用情境,通過問題情境的解決激發學生的參與活力與內在激情,賦予學生全面的自主權、充分的話語權與開放的參與權,發揮音樂的氣氛渲染與激發沉浸體驗的優勢,提升學生對于人文觀點、信息與理論的有效搜集、分析與處置能力,將相對抽象的音樂語言與具體形象情感體驗進行有機結合,借助彼此之間的對應關系,實現以音樂學習助推人文素養提升的良好效果。為進一步激發學生探究興趣,實現宏觀引領,教師還可以根據音樂聽、唱、做、練的目標要求及大學生的認知特點,聯系學生音樂基礎以及現實學習等情況,構建起全新的師生交互模塊,例如組織課內微型合唱團、“我是歌手”等互動形式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從而營造良性競爭氛圍,使學生精神處于活躍狀態,激發學生的音樂樂習潛能,將學生已經學過的文學、歷史、地理等方面知識和音樂知識融合為一,從而實現知識的整合、融匯作用。例如欣賞《黃河大合唱》時,教師在引導學生體驗歌曲的磅礴氣勢、思想情感、作品技巧的同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配樂詩朗誦。由學生自主選擇、自主采編、自主演繹,完成音樂對白與詩歌演繹。在此過程中,學生以音樂為橋梁,打開了學習文學、學習詩歌的有效路徑,使音樂成為理解其他人文內容的良好支架。并且音樂所創設的極具感染力的“全面同仇敵愾、抗擊侵略者”的氛圍,有利于學生進一步加深對于音樂作品的理解,促進學生人文素養的發展。
人文素養融入大學音樂教學時,要注重因課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將人文素養有機融入到音樂教學過程中,將其作為解決相應音樂問題的有力支撐。基于學生的認知能力與思維水平,教師要充分彰顯教學過程的互動性、生本性與自主性。結合學生學習實際、音樂教學現狀,鼓勵問題的探討、流程與展示等方面都由學生承擔,教師主要負責把關引導,打造“以人文素養培養為目標,以音樂教學為載體,人人當講師、生生可講話”的教育模式,通過人際層面的“師對師”“師對生”“生對生”的交流互動,引導學生開展多元化、個性化、研究性的音樂學習,鼓勵學生挑戰自我,開展面向歷史、社會的拓展研究與問題調研,使學生以直觀、形象、可操作的方式反思音樂的藝術性、人文性與情感性,優化學生學習交流的展示效果,提升學生的表達與思維能力,深化對于所學音樂蘊藏的人文意涵的理解。例如在學習貝多芬《月光》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為何創作出《命運交響曲》的作曲家,也有著柔情一面,鼓勵學生在課前通過查閱資料,了解此首歌的創作背景,并可以提前進行視聽,然后在課上進行探討,引導學生體驗到他“幻想維持得不久,痛苦和悲憤已經多于愛情”的現實心境,并鼓勵學生認識到不是所有的情感都會一路順遂,即便偉大如貝多芬的音樂家,也會遇到情感挫折,因此每個學生都應以達觀態度對待情感,當面對問題與障礙時,以更為主動的態度去解決,從而使學生借由音樂所提供的背景,將思考音樂問題與情感、哲學、生命問題有機結合,促進學生人文素養提升。
總之,教師應結合音樂教學特點,通過學生參與、圖片展示、情境創設等方法優化人文素養滲透的方式,借助設計形式多樣的學生體驗活動,做到精心設計、導入新穎,快速吸引學生關注,使其盡快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實現清晰、完整的了解,調動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參與情緒,為在潛移默化之間完成人文素養滲透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