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錦州市委黨校,遼寧 錦州 121000)
在2020 年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中明確指出:“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而“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因此,必須重視農村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的基層引領作用。
近年來,我國農村黨建工作較以往而言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是面臨當前脫貧攻堅重要政治任務的部署,黨建引領仍顯不足。要想發揮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的核心領導作用,必須深入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
關于農村基層黨支部的運行規范、工作職責,除了有《黨章》等相關專門文件規定之外,2019 年中共中央還專門印發了《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自此,農村黨建工作有了更為明確的規章制度。但是,在實際操作之中,往往還存在著村黨組織軟弱渙散的情況。由于廣大農村大多數是“熟人社會”,在村黨支部的日常工作中,往往存在著以人情代替規章的情況存在。對于農村黨支部運行的相關規范,還大多數存在于文件紙面上,并沒有落實到實處,由此造成了村黨組織的軟弱渙散。
據筆者調查,當前農村基層黨支部成員大多數為初中及以下的文化水平,接受過高中及高等教育的農村黨員占比很少甚至沒有。鑒于此,大多數農村黨員的政治理論水平不能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對于馬克思主義的理解也是一知半解,更多的是對文件進行照本宣科式的解讀。而落實到基層黨支部的實際工作中,還出現了個別黨員理論與實際嚴重脫節的情況。
在當前農村基層黨支部工作中,后備人才成為當前面臨的一大問題。在當前農村,大多數的黨員年齡偏大,老齡化問題極為嚴重。造成這種困境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當前農村留不住青壯年,外出打工的現象較為普遍,一旦離家,跟村子里的聯系較少,更不愿意參與到村子事務之中;另一方面,當年齡到達一定的界限,廣大農村青年為民辦事、服務鄉村的意識也就淡薄了。當然,村委干部的物質補貼較少,也是當前農村黨員不愿意加入組織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農村基層黨支部工作中,無論是基層黨支部開展活動,還是正常村委班子運轉,都需要一定的經費支持。在實際工作中,農村基層黨支部運轉的經費主要由鄉鎮撥款。但是鄉鎮也沒有獨立的財政資金,一旦鄉鎮資金不足,往往采取壓縮黨建經費的方式加以彌補。而農村基層黨支部作為最基層、最龐大的部門,往往首當其沖。
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農村基層黨支部必須重視工作方式的轉變,以擔負起更大的歷史使命。當前,轉變農村黨支部工作方式,主要應做到如下幾點:首先,要把廣大村民的需求擺在第一位,時刻以廣大村民的滿意與否作為村委工作的根本標尺,堅決杜絕人情往來,堅決杜絕感情用事;其次,要重視農村基層黨支部活動方式的創新,要實現黨支部活動要求與群眾需求相統一,切實以支部活動作為團結廣大村民的重要法寶;三是注重程序合法與鄉風民俗的融合,堅決杜絕一刀切。
農村地區缺乏開展政治學習的條件,這是客觀事實。但是,針對這一困境可以采取多種方式加以彌補,以達到更好地效果。首先,可以實現農村黨員教育的遠程開展。借助互聯網大平臺,可以在廣大的農村開展相應的理論培訓,并可以由上級黨委部門加強監督。其次,可以逐年以片區為單位在縣級黨校開展輪訓工作??h級黨校是黨組織開展黨員干部提升理論素養的重要部門,一般都具備素質較高的理論教師,在有條件地區,可以開展相關的輪訓工作,實現理論老師與基層黨員的面對面。最后,切實發揮“學習強國”等理論學習平臺的作用。
制度建設是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更應重視制度建設。首先要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對于能力強、素質高的同志,應給與一定的激勵舉措,對于奉獻終身的老黨員應該給與一定的保障。其次,要正確厘清村委事務。對于村兩委事務要分清,堅決杜絕眉毛胡子一把抓。
農村黨建的好壞,直接關系社會的穩定、國家的發展。當前,農村黨建工作仍是一個新課題,不同地區都在開展具有地區特色的研究。只有在不斷實踐中,升華具有一般特色的黨建工作,才能促進廣大農村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