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首鼎律師事務所,河南 焦作 454000)
首先,在案件的管轄問題上,《監察法》規定,監察機關負責公職人員的職務違法與犯罪案件的調查。并在第十五條列明何為公職人員。從目前的銜接問題上,規定得比較明確。監察委按照規定對原本應當由檢察機關偵查的貪污賄賂和瀆職的案件實施調查管轄。但涉及管轄這一制度設計,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涉及關聯案件的管轄問題,如一人犯數罪,既包括監察機關的管轄范圍,又包括檢察機關的偵查范圍;共同犯罪、或者關聯案件等案件,這些涉及兩個或兩個以上機關管轄的案件應當如何進行規范銜接。我國2012 年《關于實施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明確說明,對于這幾類案件應當遵循“主罪主偵”的原則,其他機關應當予以配合。然而,《監察法》第三十四條卻規定了如果同時出現職務犯罪與其他犯罪時,應當以監察機關為主進行調查,其他機關予以協助?!侗O察法》這一規定與前述規定相沖突,并且與長期實踐相沖突,造成司法實踐的許多困難。
其次,關于監察機關立案的標準,《監察法》第三十九條規定的標準是只要涉嫌職務違法或者犯罪,就需要依法進行立案,追究法律責任。這里既包括職務違法,也包含犯罪行為,這顯然要比刑事訴訟的立案標準高,范圍要寬許多。
雖然《監察法》賦予監察機關的調查權在程序上不歸屬刑事司法程序,但其在適用上仍然需要遵循非法證據排除規則。但在司法實務中,適用這一規則出現了許多困難,由于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許多辦案機關忽視至直接無視這一規則。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有兩點:第一,《監察法》中關于非法證據排除這一規則的規定只有第三十三條和第四十四條的規定,嚴禁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非法收集的證據應當予以排除,關于具體何種屬于非法方法、排除機關、排除程序、監督機關這些并未涉及?!缎淌略V訟法》對于非法證據排除規則有許多詳細的規定,但條文中并未涉及監察機關的調查措施,那么調查究竟是否應當適用《刑事訴訟法》的非法證據排除規則就出現了爭議。第二,《監察法》賦予監察機關的調查權只有內部監督,缺少外部監督?!躲暯愚k法》中規定,檢察機關在起訴環節上有權對非法證據進行排除,但從程序上來看,檢察機關若發現有非法獲取證據的行為,不能調查核實直接進行排除,需要報最高檢批準,并且最高檢需要與監察委溝通協商之后,決定是否調查核實并排除。這一規定表面上是賦予檢察機關監督權,實質上檢察機關在非法證據排除上并沒有完全的決定權,導致檢察機關在辦案過程中存在畏手畏腳、不敢管的情形。
自刑事訴訟法和監察法銜接機制出臺后,有關的監察工作和司法工作就在證據要求和標準上的有機銜接開展了研討會議。其中提出,監察機關所收集的證據首先必須符合證據裁判原則,即以符合訴訟制度的刑事審判為取證核心,旨在保證每起案件都能經得人民和歷史的檢驗。再者,當監察機關辦理的案件需要進入司法程序時,需要確保所取得的證據的要求與標準與刑事審判的要求和標準相一致,即做好“四嚴工作”:嚴格審查取證程序中權利的使用權限、使用范圍與使用強度;嚴格遵循分級負責的原則與流程;嚴格保障被調查人及證人依法享有的權利;嚴格管理辦案文書形式與其合法使用;嚴格建立起責任追究制度。除此之外,無論是監察機關的工作人員還是形式審判的工作人員都需要樹立起刑事法與監察法統籌兼顧、互相監督制約的執法觀念,嚴格依照有關司法部門的法定取證程序證,力求做到取證的真實、合法與完備。
另一方面,在將涉嫌職務犯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前,監察機關在審查證據時,具有對非法證據進行排除的職責。那么,監察機關該如何貫徹落實非法證據的排除工作呢?第一,若非法證據是在審查機關內部自行發現的,則應依法作出嚴肅處理并安排新人員進行重新取證。第二,若非法取證現象出自于辦案人員身上,同樣需要及時作出相應的處理。第三,若當審理人員對證據的合法性產生質疑時,其可以提出審查同步錄像和更換調查人員等建議。通過對各個環節的嚴格把關,旨在做到對非法證據的早發現、早處理以及早補救,進一步確保證據的合法性與完備性。
筆者在上文簡述了關于刑事強制措施與留置措施如何銜接的三點主要的爭議,以下是筆者總結出的如何相關的解決措施,旨在解決被調查者被逮捕、拘留、監視、被采取留置措施等問題。首先,需要清楚留置措施并不等同于刑事強制措施,且根據《銜接辦法》中的規定可知這兩種措施是針對于不同對象而使用的不同措施,其中的設計的措施使用條件、機構、場所、期限、流程等都存在著巨大的區分。另外,一旦兩種措施同時使用便會違反監察法中的規定。其次,刑事強制措施與留置措施的銜接需要根據違法案件的復雜度與敏感度以及案件辦理的具體審查階段進程來采取適時的措施,且不得違反刑事訴訟法與監察法中的條文規定。監察體制的改革就是為了要求監察機關做好與其他機關順暢且高效的“法法銜接”工作,力求確保每一件案件的順利進行。
改革創新刑事訴訟法與監察法銜接模式是提高國家監察體制統一權威性與科學高效性的主要手段,也是加快檢察機關職務犯罪職能轉變速度與簡化立案流程的重要措施,更是提高犯罪案件偵查、取證等多層面銜接流暢性的主要方式。因此,應加強刑事訴訟法與監察法銜接問題的研究力度,創新銜接策略,為實現案件管轄、立案程序等眾多層面銜接效果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