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軍 尹俊杰
(1.貴州省畢節(jié)市威寧自治縣實驗小學,貴州 畢節(jié) 553100;2.貴州省畢節(jié)市威寧縣梁才學校,貴州 畢節(jié) 553100)
前言:相較于有些體育項目而言,跳繩是一種簡單易學的群體項目,他對人的耐力、節(jié)奏感以及協(xié)調(diào)性等方面具有極高的鍛煉性,同時對于場地和人數(shù)沒有要求。因此,在新型體育課程改革以來,將跳繩納入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中,對學生體育技能的掌握以及身體素質(zhì)的提高具有重大意義。
在當下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中,教師對體育教學內(nèi)容沒有足夠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特別是有關小學生體育運動技能的掌握情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其不夠重視,以威寧梁才學校小學為例:一二年級基本不會跳,三四年級只有10%的學生能在1 分鐘內(nèi)跳50-60 個,對于花樣跳繩更深一竅不通五六年級的學生80%的人在1 分鐘內(nèi)跳70-90 個。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在小學體育數(shù)學測試中并未涉及跳繩相關項目。
隨之而來的中學體育測試中,有關跳繩的項目占有比重較大,因此,在小學教育中,若未能及時對學生開展有關跳繩技能的訓練,將會為學生的中考體育測試帶來嚴重的后果。同時,有關提高學生跳繩技能的探索,也未能引起學校足夠的重視,例如,學校對跳繩沒有進行系統(tǒng)的考核,以評估最跳繩課程的安排不多,也沒有開展有關跳繩的活動或者運動技能比賽,同時缺乏專業(yè)的花樣跳繩教師。
要想在小學體育健康教學中,提高學生對跳繩的技能掌握。首先要滿足在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中跳繩所需的基本場地與材料設施,以威寧梁才學校小學為例,在對學生進行體育教學時,特別是有關學生跳繩技能的掌握,學校為此提供了有關跳繩活動所需的足夠的場地。整個場地可容納三個班同時開展跳繩課程的教學(每班40-45 人),同時配備足夠的跳繩所需器材,讓每一位學生在進行跳繩課程學習時都可以進行鍛煉學習。學校在提供教程所需的場地與設施后,要同時設置開展有關跳繩類的活動或者比賽,設置相對應的獎勵,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在學校舉行大型運動會或者親子運動會時,可以設置一些有關跳繩活動的項目,讓學生快樂地參與的運動比賽中去,跳繩作為一項群體項目,能夠加強學生之間的溝通合作,同時促進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將跳繩設置在親子運動中時,也是對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具有促進作用,拉進學校、家長、孩子之間的距離。
在進行體育教學排課時,可以將跳繩教學課程比重提高,可以將之前的一學期3-4 次提高為一學期6-8 次,同時設置對應的考核與評估系統(tǒng),通過這樣的設置,可以讓學生在學習跳繩時產(chǎn)生一種學習動力,讓學生更快掌握學習技能。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跳繩教學時,可以通過多媒體視頻播放一些簡單的單搖跳、雙搖跳,在到固定交叉跳、間隔交叉跳,最后再到個人花樣跳、雙人花樣跳等各種跳繩形式的視頻。對于個別差異的學生教師要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方法:一、二年級的學生常常無法集中注意力,這時教師可以安排一些跳繩游戲來提高學生的興趣,比如多人接力跳繩;在對三四年級的學生進行教學時,可以安排一些難度較高的跳繩形式,比如進跳、集體跳等,提高學生的反應速度,增強跳繩的趣味性;針對五六年級的學生來說,可以在學習中加大挑戰(zhàn),學習一些有關花樣跳繩的顯示,比如交互繩,讓學生通過跳繩獲得自信與成就。最重要的是,教師在對學生跳繩教學時要在安全有效的環(huán)境下進行。教學結束后,教師要及時地給學生布置一些有關跳繩的作業(yè),讓學生在刻上積極學習課后,積極練習達到鞏固熟練的效果,最后突破自己達到心情體育課程改革標準的跳繩要求。
要想提高學生的跳繩技能,不單單只是對學校和教師的要求,同時也要要求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達到一定的水平。以為威寧梁才小學的學生為例,本校學生絕大多數(shù)是城鎮(zhèn)家庭,經(jīng)濟條件和環(huán)境條件都處于較高的水平,而家長對孩子也出現(xiàn)了過度嬌寵的問題。比如隨著生活水平條件的提高和家長的溺愛,一些學生會出現(xiàn)過度肥胖的問題,從而影響身體健康。同時因為一些體育活動過于激烈,一些學生家長因害怕孩子發(fā)生危險而對學生的體育鍛煉不夠重視。在當下的教育模式下,由于各方面的要求學生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文化課程和藝術課程的學習上,學生本身對體育課程教學不夠重視,再加上學生在進行體育鍛煉時,因缺乏足夠的身體鍛煉過度消耗,體力出現(xiàn)怕苦怕累,甚至偷懶等意志不堅定的表現(xiàn)。因此,為提高學生的跳繩技能,首先要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例如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前,可以先帶領學生進行一些跑步、拉伸等熱身活動,讓學生的身體狀態(tài)能夠快速進入到體育教學中來,或者在課間活動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一些跳皮筋,踢毽子等娛樂活動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同時,教師應與家長及時溝通,讓家長對孩子的身體素質(zhì)教育引起重視。
結語:綜上所述,要想在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跳繩技能,要從學校、教師、學生三方面入手,對學校要求滿足跳繩課程教學的設施需求,對教師要求滿足跳繩技能的教學需求,對學生要求滿足跳繩技能的身體要求。通過對學生跳繩技能的提高,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促進學生素質(zhì)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