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璧山區正則中學,重慶 402760)
部分教師在語法教學中忽視語言情境的創設及有意義交際活動的設計,由于缺乏認知和構建英語語言體系的完整過程,學生學到的是一個個孤立的語言用法,而不是在真實情境中理解語言形式的表意功能,并在具有信息差的語言交際活動中得以運用。導致學生書面表達中詞語搭配不當、時態誤用、甚至主謂賓分不清楚等語法錯誤屢見不鮮。
傳統的教學觀念使部分教師在教學中仍采用“滿堂灌”“填鴨式”“題海戰術”等以應試為主的教學模式,教師照本宣科,學生聽記筆記、大量做題。由于忽略了學生主體作用,與語言教學的活動觀相違背,學生學到的是死的語言知識。在長期的機械練習和死記硬背中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語法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學生掌握用英語準確和得體進行思想交流和感情互動的技能。初中生學習英語最大的困難和障礙就在于缺少語言環境,因此,在語法教學中,注重創設真實的語言環境,讓學生從中感知和理解語言規則是非常必要的。
借用圖片設計教學活動,可使學生學得更輕松、更有效。如在復習定語從句時,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準備一張明星圖片,讓一位學生來描述他所喜歡的明星,另一位學生猜一猜他所描述的是哪位明星。
Paul:Wow!Look at the picture,how beautiful the girl is!Do you like her?
Tom:Where's the picture?
Paul:In the teacher's hand.
Tom:But there are three beautiful girls in the picture.Which one?
Paul:The girl who is dancing in the garden.
Tom:Oh,I know.I like the girl who is dancing in the garden.
Paul:All right.Look at the girl who is sitting on the chair.Doyou like her?
Tom:No,I don't like the girl at all.Which girl do you like best?
Paul:I like the girl who is singing songs.Then why did you ask me so much?
Tom:But you asked me first!
在這樣的語言環境中,引導學生建構定語從句的基本框架。學生借助情境對輸入的信息進行編碼和加工(給學生思考的時間)。這樣的設計避免了語法教學的單一性,不再是“滿堂灌”的課堂,學生能在語境中準確、流利地產出形式和意義都十分正確的語言,從而達到交際的目的。
初中生具有好動和好奇的心理特征,設計一些有趣的角色扮演教學活動,能有效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如在復習一般將來時、一般現在時和一般過去時三種時態時,可以讓學生分角色扮演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中的人物。經過認真準備,學生能夠準確理解劇中人物的個性特征及語言特點,并在表演中自然流暢地說出正確的臺詞。這樣的教學形式既有助于學生在語境中準確輸入和理解語言,又能提高有效輸出語言的能力。
作為綜合性語法學習,就是教師在教學中避免單一的實施語法教學,而是應該講語法教學,融入到學生聽說讀寫各種技能的訓練活動中去,避免使英語教學變成單純的語法教學,導致學生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為了促進學生對于英語語法知識的學習,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應該設計各類英語訓練活動。讓學生在聽、說、讀、寫各種活動中,逐漸地反復地運用語法知識,實現對語法知識的訓練與掌握。聽、說、讀、寫、譯等各種活動,給學生提供了有效的英語訓練機會,也提高了學生語言使用的機會,從而實現了語法知識地反復訓練。通過做閱讀理解發現、總結語法項目的教學方法比較普遍,語法教學也可以與聽力教學結合起來,通過聽寫呈現出相應的語法知識,增加活動的多樣性。
在英語語法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強調在語法教學中學生對語法知識的體驗。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進行探究時的語法教學,讓語法教學變換成為學生的一種體驗活動。具體做法就是在語法教學時,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問答,并針對專門的語法內容進行反復的訓練。從而實現將語法知識的教學語言應用結合起來,再用中學,在學中用的教學目標。比如在進行一般將來時的語法教學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組,然后各組同學對他們即將到來的周末進行討論和安排。學生在討論自己即將到來周末生活的過程中對將來時進行反復的應用和訓練。例如:
S1: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 weekends?
S2:I am going to go to the cinema with my friends.
S3:When and where are you going to meet?
S2:We'll meet at the cinema entrance?
S4:I'm going to the zoo.
在這里討論之后,教師還可以組織一些語言組織能力比較強,表達比較有條理的學生,對全班學生想要做的事情進行一個全面的描述。通過這些學習,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于英語語法的理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對于英語語言運用的欲望,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表達能力,學生在興致勃勃的討論和訓練活動中就完成了對一般將來時的學習,另外,在學生進行課堂討論的過程中,還有效提高學生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通過融入更多生活化的元素來輔助教學,通過運用更加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來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達到提升學生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