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滿城區陘陽驛村學校,河北 保定 072150)
葉瀾教授說:"美育通過審美教育,不僅能培養和提高學生對美的感受力、鑒賞力和創造力,而且能美化人,即幫助學生樹立美的理想,發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因而,美育的根本宗旨是培育學生的人格和心靈。"因此,在少年宮活動中將德育融合美術學習中有著獨特的學科優勢。將德育融合到美術學習活動中的原則首先是少年宮教師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應有意識地淡化德育形式,將德育貫穿于美術教學過程中。其次,教師應根據學生不同年級、年齡、個性差異等因素進行德育教育。再次,教師要特別注重自身教育和自我修養,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
在少年宮美術活動中積極導入青少年德育工作中,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在循序漸進的活動過程中,能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及積極性快速調動起來,使其能夠時刻保持著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德育美術相融合的作用就是讓學生充分發揚自己的優點,克服學生身上的缺點,使學生在成長過程中能夠充滿信心。素質教育所發揮的作用尤為重要,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將學生培養成高素質人才,使學生在日常學習中,能夠養成高尚的思想品行,為未來的學習和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德育工作在少年宮美術活動中的有效開展,是一項長期且復雜的系統性工程。少年宮作為青少年進行校外教育的重要平臺,其在培養青少年綜合素養及關鍵能力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它的存在可以使青少年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做到健康成長、成才,其在傳承中華文化、聚焦社會熱點;挖掘地域風情、豐富品牌內涵;創新活動形式、豐富活動內容等方面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
在少年宮美術活動開展過程中,加強青少年的德育教育,應聚焦社會熱點問題,緊密把握民生主旨,不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組織開展與社會熱點和民生主旨相關的系列活動,塑造青少年良好的思想品格和道德風尚,培養廣大青少年心系祖國、胸懷天下的遠大志向,積極引導青少年以先進事跡和模范人物為榜樣,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學會利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文化與藝術是不可分割的兩個主體。五千年光輝燦爛的中華文明是我們寶貴的精神文化財富,青少年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青少年宮在常規的德育教育工作中,通過充分挖掘具有地域文化色彩的鄉土文化,有助于青少年增進對區域歷史文化、風土人情的了解,增強廣大青少年了解家鄉、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情懷;有助于青少年傳承當地人文史跡,追憶先賢,化榜樣為力量,從而更好地繼承和發揚光榮文化傳統。
在美術活動中進行德育滲透,其開展方式應是多種形勢并存的。青少年宮通過不斷創新活動形式,豐富活動載體,拓展活動內容,不斷激發德育教育工作的活力。除創建德育長廊、開展德育宣傳專欄、開展環境育人等常規教育工作外,還可以通過組織 “手拉手”“文藝下鄉”等聯誼活動,活躍少年兒童精神文化生活,密切城鄉聯系。開展夏、冬令營校外教育活動通常在時間上與學校教育具有一定的互補性,如何充分利用學生的寒暑假期間開展持續性、規模化的校外活動就成為一種可能,夏、冬令營無疑是實現傳統德育工作向廣闊領域延伸的一項重要選擇。開展夏、冬令營活動可以使青少年親近自然、感知生活、錘煉意志品格,可以很好地培養他們獨立自主能力和團隊協作意識,使大家對課堂教學內容有較為直接的認識,有助于開闊視野,增長見識,鞏固知識。
青少年宮作為校外教育的平臺,是學校教育的延伸,是社會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青少年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每個人都不可能脫離社會獨立存在,青少年宮美術活動通過組織青少年開展職業體驗活動,增強大家對社會各行業的認識和體會,通過實踐體驗,使青少年身臨其境地去感知社會不同崗位的角色,學會寬容、懂得包容,學會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從而建立和完善自身的職業素養,為將來學習、生活和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青少年的成長,離不開家長、教師及社會的參與。俗話說: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孩子的成長歷程中,父母的角色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青少年宮可通過開展親子游戲活動,積極引導廣大家長參與到德育教育工作中來,讓我們的 “大朋友”和 “小朋友”一起為實現活動目標共同努力,讓家長成為德育教育的組織者、管理者和參與者,進行平等交往、愉悅溝通,從而實現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有效銜接。
青少年宮是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載體,是校外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陣地,肩負著提高廣大青少年綜合素質,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歷史重任。德育工作是青少年宮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基石,是構建全社會齊抓共管大教育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快樂生活的重要保障。在新的歷史時期,如何加強青少年宮德育創新工作,是值得我們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