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學院 應用外語學院,遼寧 丹東 118000)
產出導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簡稱POA),其理論根源可以追溯到二語習得學者Swain(1985)提出的語言輸出假設理論。POA 是國內學者文秋芳(2015)在Swain 的輸出假設理論啟發下,始醞釀于2007 年,最終于2015 年結合中國學情發展起來的具有國際視野的外語教學理論。并于2017 年,文秋芳教授十年磨一劍,帶領POA 理論團隊走進歐洲進一步發展了理論體系,就POA 在英語和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展開了積極、深入的研究和討論,旨在與擁有不同語言文化的學者進行深入的交流、合作、互學互鑒。
21 世紀初,英語專業教學在跨文化交際技能培養課程設置,主要以介紹英語國家社會與文化為主,鮮有介紹中國文化,英語專業的學生進行跨文化交流時,母語文化失語現象嚴重。針對這種現象,劉世文(2003)進行了大量調查研究表明英語專業學生不能很好的用英語介紹本民族文化。不僅英語專業,張為民(2002)在調查研究論文中表示其他專業情況也值得堪憂。
2017 年,《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本科教學質量國家標準》明確提出,要培養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及具有社會責任感、中國情懷、國際視野的人才(馮光武,2017)。
要培養英語專業學生的人文情懷,就要從培養其中國文化英文儲備開始,只有了解自己的本土文化,才能在跨文化交際中占據主動地位。這樣可以避免出現學了十幾年英語,對簡單中餐都翻譯不好的中國文化失語現象。
輸出驅動就是先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明確目標任務,看清差距,進而促使其認知不足,產生學習動力。教師作為中介的主導性主要體現在為學生設計合理切實可行的目標,學生預習后,可為自己確定數個可進階子目標,教師通過問卷調查,結合教學大綱目標和學生子目標,折中做出可行性計劃,試著讓學生完成這些目標計劃,原則為可把控,不脫離實際,進而將新知識點一網打盡。
歷經輸出驅動階段后,中介教師布置課堂任務,積極促成學生在課堂產出,2020 春季學期恰逢新冠肺炎肆虐階段,利用網課做好實踐教學,通過大賽制度評出優秀作品。需要學生提前做好準備好錄用視頻涉及的中華美食和中華手工藝品材料準備的英文詞匯、文化積累和交際策略。用英語講述其背后的故事,例如四川一位同學在拍攝微視頻中用英文為大家講述了夫妻肺片的故事。在手工藝展中,學生制作的剪紙、玉簪,傳統婚禮團扇,水墨字畫作品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學生信息處理技能得到大幅度提高,學會利用視頻編輯器APP,加字幕處理聲音等,利用剪映和愛剪輯,還有其他較為專業的視頻處理軟件PR 和VR 等.
筆者在開學期初學情問卷調查的基礎上,了解學生對中國文化學習意愿,利用2020 年春季學期疫情網課的優勢,結合學生感興趣重點模塊分理論和實踐雙模塊重點教學。
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理論類,如中國文學、中醫、古代哲學思想、中國傳統服飾和美食在學情調查中普遍支持率較高,做重點講解。中國傳統醫學(TCM)教學恰逢疫情學期,丹東作為邊境城市,新冠肺炎境外輸入倒灌,讓學生做好居家隔離、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學好簡單中醫常識,掌握國家外文局對新冠肺炎(COVID-19)審定三批中英文詞匯表達,做好詞匯積累,利用語言優勢,我校外語教師為學生做出表率,作為翻譯志愿者為防控疫情,守一方平安做出了的貢獻。
實踐教學期間設置兩次賽事——地攤中華傳統美食和中華傳統手工藝大賽。拍攝微視頻參與大賽,培養學生撰寫文本和口筆語解說的交際能力;形成對中國文化的心理認同,增強文化自信,培養文化歸屬感。
文秋芳教授的POA,評價體系師生合作評價(Teacher-Student-Cooperative Assessment,TSCA),在疫情網課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學生和教師借泛雅平臺進行問卷調查和討論區對學生主動提交的課堂學習筆記和實踐作品進行投票,學生參與度極高,大大提高的學生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熱情。
地攤中華傳統美食和中華傳統手工藝大賽,設置獎項一、二、三等獎和優秀獎,以及最佳視頻制作獎、創意獎和最佳吃瓜群眾獎。利用同學互評,教師評價進行評比,并以同學互評為主,教師評價為輔的評價標準。獲獎同學獲得賽事規定相應的課堂加分,所有參與同學獲得校內專業輔導電子書一套。
該門課程任務設計,以大量的視頻輸出為特色,綜合運用圖像、字幕、聲音來傳遞信息,進行創作。
微視頻的制作為學生畢業設計,夯實了基礎,從而有效解決學生在畢業前匆忙學習視頻剪輯制作的問題,使其嘗到儲備技能的甜頭,產生學習興趣,促進課外知識的增長,爭做全能型英語畢業生。
在國家實施的“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戰略指引下,在全世界飽受新冠肺炎的折磨之時,英語專業授課教師應該以產出導向法為依托,培養英語專業學生文化自信,英語專業學生積極發揮語言優勢做好跨文化交流,主動宣傳中國傳統醫學乃至其他中國傳統文化,為抗擊新冠肺炎,促進世界和平統一做出自己的貢獻,用英語講好家國故事,抒寫中國抗疫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