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柴桑區岷山中心小學,江西 九江 332100)
充滿真情實感的文章打動人心,優美的文章給人一種享受。如何寫出具有感染力、給人美的享受的文章呢?又怎么能讓農村的小學生愛上作文呢?
筆者認為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大自然是學生最好的課堂。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豐富不枯竭,溪水才會自然地流個不歇。“體驗生活能給學生最真的感受。
盡管生活是豐富多彩、趣味無窮的,但學生缺乏搜集素材的本領,也無濟于事。“因此,我們要幫助學生尋找機會,引領學生關注生活,捕捉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及時記錄自己的感觸與發現,培養學生細心觀察,勤于思考的習慣。在教學中我經常限時、限主題,讓學生全面觀察。大自然中的花草樹木、蟲叫鳥鳴、魚兒潛水、云霧繚繞、艷陽高照、雪霜素裹、瓜果蔬菜等多姿多彩的景象,讓學生直觀感受,仔細觀察。不斷地進行這樣的練習,學生就能捕捉到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從而積累素材,提高作文能力。
親身體驗過的事,學生印象深刻,易于表達。因此,教學中我經常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實踐,組織開展各項活動。我還讓學生每周做一項不同的家務勞動,每天參加不同的體育鍛煉,體驗樂趣。實踐的機會多了,內容豐富了,作文的素材也就俯拾皆是了。
語文是一門基礎課,是一門極富情感、能激發學生想象的學科。充分利用文本,對培養學生的寫作有積極的作用。
比如《窮人》一文中,桑娜夫婦在極端困難的生活條件下,收養了鄰居西蒙的兩個孩子,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能力,收養鄰居西蒙的兩個孩子后,他們的生活會怎樣呢?讓學生動腦去想,動筆去寫,學生寫出的結果是豐富多彩,老師會收獲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們所學的課文中有一些人物描寫,充分利用這些課文,可以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對人物描寫的能力。我在教學《詹天佑》一文時,讓學生抓住詹天佑的特點:他是一位杰出的愛國工程師,找出面文章中哪些內容體現了詹天佑的愛國。同學們很快能找到:詹天佑不怕困難、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務。他是位杰出的工程師又體現在哪些內容上?同學們能找到“嚴格要求自己和身邊的工作人員“,“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風,”“中部鑿井法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等內容。這樣指導學生以后在人物描寫的作文時要抓住人物的特點,列舉有關的事例來描寫人物。課后,學生在寫同學、朋友、老師、家長等人物時,它們都能抓住人物的特點描寫,做到內容充實。
每次批改學生作文,能寫出真實情感作文實不多見。有些學生是為了作文而作文,老師改得也很乏味,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在教學中抓住一切可行性的機會,讓學生作文使他們覺得作文不再枯燥乏味。
真實的意境能讓學生吐露真實的情感,為了讓學生吐露真實的情感,為了讓學生的寫作能力有所提高,我在學生中間經常創設意境。記得有一次為了訓練學生的場面描寫能力,我故意足足遲到5 分鐘,學生大概是感到太奇怪了,孩子的天性是好動的,在這5 分鐘里,教室里跟炸了鍋一樣,熱鬧非凡。當我來到教室時,教室里立馬安靜下來了。我緊接著布置場面描寫的作文《今天老師遲到了》。我將同學們寫的作文收上來一看,讓我喜出望外,一個個場面活靈活現,一個個人物描寫得有聲有色,讓我對學生的作文能力有了新的認識,可見創設情境也是培養學生作文能力的一條途徑。
學生一般都害怕寫作文,他們害怕自己的文章選材不合適,語句不通順,害怕老師對他們的批評。所以,我們在改作文時,不管學生作文寫得好與壞,寫了就給予肯定,尤其是對學習上的困難生,在批語上要多給予鼓勵的語言,絕不能在他們的作文上寫上“內容空洞,離題萬里”等含有批評色彩的語言,挫傷他們的寫作積極性,使他們更加厭惡作文。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肯定學生的作文能力,評價的要求寬松一些,以培養學生的寫作文興趣。
總之,學生的作文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頭戲,學生的語文水平最終體現到作文水平上,它反映一個學生學識背景及深層的文化修養。所以,作為一個語文老師要特別重視學生的作文能力的培養,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讓學生關注生活,積累素材,入情入境寫出真實情感,讓學生在作文中感受快樂,找到自信,不斷提高寫作能力,寫出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