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江西農業大學保育院,江西 南昌 330200)
整體來看,現階段我國很多地區在展開學前教育教學的時候,往往還是應用教師中心主義的教學方式,這也使得幼兒的主體性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在進行區域活動環境創設的過程中,很多教師往往沒有給幼兒創造充足的嘗試機會,只是讓幼兒按照教師的要求一步一步完成固定的學習任務,這也使得幼兒的學習興趣受到了較為嚴重的影響,使得活動環境創設的效果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不利于幼兒主動參與課程活動。
從現階段我國很多地區學前教育區域活動環境創設的實際情況來看,往往很多教師沒有掌握環境創設要點,而是將主要精力集中放在了美化活動環境上,這也使得環境創設并沒有發揮出應用的教學效果。很多教師往往強調材料與設施的數量,并且強調材料投放的次序以及頻率,這也就導致了活動環境創設千篇一律的現象經常出現,創新程度不夠,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幼兒的思維發展,使得活動變得枯燥乏味。還有一部分教師在進行活動環境創設的時候,往往對現有資源的利用不夠充分,忽略了隱藏空間的作用,這也導致了空間利用效率不高,幼兒的求新求異能力也被削弱。
在進行學前區域活動環境創設的過程中,應該意識到幼兒與教師互動的重要性,從而構建起一個信息及時交流反饋的過程,這就需要幼兒教師積極參與到其中,明確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并且對現階段幼兒身心發育情況予以充分關注,尊重幼兒的個體體驗,這樣一來也使得教學活動的效果更加理想,其規范性也有了明顯提升。教師應該注意對以往區域活動互動模式進行不斷優化價格,通過這種方式來實現對幼兒潛力的有效挖掘。例如,教師在展開教學活動的時候,可以將活動室的各種壁畫以及裝飾拆除,當幼兒進入到活動室之后,教師便可以組織學生與其一同對活動室進行重新裝飾,通過這種方式來提升活動靈活性,同時也使得幼兒的活動參與自主性明顯提升。
在對幼兒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區域活動空間的設置是非常重要的,應該注意與現階段幼兒自身的實際特點進行結合,從而使得幼兒在活動過程中可以充分融入整個環境氛圍當中,實現心理以及身體上與活動空間的對接,保證幼兒之間可以互不干擾。對于幼兒階段的孩子來說,往往好奇心較強,教師在進行區域活動空間設置的時候也應該注意對幼兒這一心理特點進行有效把握。教師應該注意對活動空間創設以及教育活動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及時反思以及改進,并且注意對幼兒園是內外空間的合理安排。同時,幼兒教師要注意對區域空間進行逐步完善,并且要保證各個區域空間之間的邊界較為明顯,教師可以對材料進行二次利用,以此來使材料的價值得到最大化體現。教師可以嘗試創設“美食天地”這一區域活動,保證食品以及食材的有效供應,讓幼兒可以在活動中獲得真實的購物體驗。
在進行區域活動材料投放的過程中,應該對其重要性進行明確,幼兒園的活動材料投放有利于對活動環境進行有效改善,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提高幼兒教育的持續性。同時,幼兒教師還要注意對活動區域環境進行豐富,選擇適合的物質材料,通過這種方式來制定出靈活的教育計劃,對活動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充分調動。例如,教師可以設置“夾球競賽”,在區域里投放一些塑料球或者海綿球,將幼兒分為不同的小組,組織幼兒將球從一段夾送到另一端,可以用胳膊夾,也可以用腿來夾,最后評定在規定時間之內哪一個小組夾球數量最多,從而選出優勝小組,為這一小組的成員發放一些小禮物。這樣一來,不僅使幼兒的榮譽感得到了滿足,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培養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自信心。
綜上所述,對于學前教育區域活動來說,其創設的合理性會直接關系到教學質量,同時也會直接關系到幼兒活動參與的積極性。教師在進行活動區域環境創設的時候,應該注意對現階段幼兒的實際心理特點有充分了解,通過區域活動環境創設的方式來使幼兒在活動中獲得樂趣,并且實現對幼兒觀察力、想象力以及創造力的有效培養。教師在進行活動環境創設的過程中還應該注意把握重點環節,從而使活動環境的適應性以及針對性更強,使得幼兒可以在一個自由、和諧的環境氛圍中展開活動,這也勢必會使幼兒自身的活動參與積極性得到有效激發,從而促進幼兒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