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臺市臨城縣實驗小學,河北 邢臺 054300)
自素質教育與新課程改革理念提出以來,我國學校教育的宏觀目標也逐漸由“學會”過渡到“會學”。在當前這一教育背景下,為確保學生今后在初中、高中和大學期間學習活動的有效開展,各科教師除要完成日常教學活動之外,還應該把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自主思考能力的培養納入教學目標范疇。通過四年的學習,小學高年級學生已經打下了一定的數學基礎,此時對其自主學習及思考能力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是一個良好的契機。
所謂自主學習能力,顧名思義,就是學生自發的,以學校規定的課程內容和學習要求,根據自己的興趣及知識基礎,在學校和家長的幫助下,主動設置自己的學習目標和任務,并尋求一定的學習方法和策略,不斷去改進、提高自己的學習進程,這個過程中學生所體現出的能力就是自主學習的能力。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其學習的效率,因此,教師采取一定的措施培養這方面的能力,一方面有助于學生成績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自身的教學質量,促進教學相長。
在講解一些幾何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一些物品進行教學活動。例如,籃球、乒乓球、積木紙盒等各種形狀的物體,把它們放在同一箱子里,然后讓學生分組進行比賽。小學生對周邊事物存在很強的好奇心,他們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很快進入學習狀態,輕松而快樂。低高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相比較而言是比較容易激發的,數學教師應該利用孩子的年齡特征展開教學,培養學生的參與熱情與學習興趣,體驗數學學習的快樂。
人類的外在行為舉止是意識形態最直觀的體現。若學生本身缺乏自主學習意識,那么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自主學習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即使在教師的監督下勉強進行自主學習,其收效也十分有限。要想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數學自主學習能力,首先應將培養學生數學自主學習意識作為有效切入點。筆者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方法大致有:(1)幫助學生樹立數學學習信心。數學對各教育階段的學生來說都是一門學習難度較大的學科,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困難,若相關問題無法得到及時解決,會在很大程度上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應在教學實踐中及時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給予正面引導,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數學學習的信心。(2)利用名人(數學界知名人士)效應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主觀能動性。(3)可從學生群體中選擇通過自主學習,數學成績、解題技巧、數學應用能力、綜合能力等諸多方面得以顯著提高的學生作為典型案例,讓學生充分感受自主學習對于數學學習的積極意義,從而有效激發他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此外,教師應持續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并通過教學指導使學生掌握科學、系統的自主學習方式,最終達到自主學習能力有效提高的目的。
小學階段是一個基礎知識積累和學習習慣形成的重要階段。小學階段各學科課程的學習難度相對較小,大部分學生通過參與日常教學活動,都能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且學習成績的整體差距不大。因此,筆者建議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師在完成既定教學任務的同時,應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自我管理能力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首先是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小學生由于知識儲備有限,多存在自卑懶散的情緒,因此數學學習的效能感比較低,因此,教師應多對鼓勵他們進行心理暗示,相信自己能行,經常調整學習心態,看待數學題目時當做游戲一樣,帶著輕松愉悅的心情去學習,此外,教師應根據具體學生的問題,查看他們是否因為在低年級學習數學時沒有打好基礎,如果存在這樣的問題應及時找老師幫助,夯實基礎,這樣才能重拾學習數學的信心。其次,教師應引導學生制定合理的數學學習目標,以規范自身的行為,調控學習的進程,從而保證數學學習有方向感。針對小學高年級學生,可以制定短期的詳細的可操作性強的小目標,從而讓學生快速地看到自己的進步,從而激發其自主學習的興趣,進一步通過習題或看書等方式加強自主學習。
總之,當前小學高年級數學的教學還存在諸多問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觀念,對于他們的數學學習有著重要意義,教師應不斷優化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素養,從而提升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