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心遠中學,江西 南昌 330002)
在新課程教育改革深化下,初中語文教學中開始注重學生思維品質培養,而語文是一門邏輯思維性較強的學科,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外殼,而思維則是語言表達的前提。而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頭,在網絡現代化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依托于信息技術積極組織思維訓練,為學生創設更加多元化的情境和活動,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全身心投入其中,在參與體驗和感知分享中,促進學生作文水平的有效提高。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靈活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結合教學內容創設更加生動的學習情境,較之傳統教學方法而言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從形象感知朝著抽象感悟發展,對于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具有積極作用。并且在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學習情境,有助于激活學生多種思維品質,充分彰顯教師的智慧進行設計,實現語文課堂教學和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構建情景與任務中心式教學。
諸如,在指導學生寫作“遠去的______”時,教師可以利用《遠去的牧歌》當中的精彩視頻片段為學生營造生動趣味的情景,引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之后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大家曾經懷念的過去有哪些?你覺得讓你懷念的原因是什么?在網絡視頻的引導之下,學生已經過去的酸甜苦有了一定的感觸,那么在寫作時也會更加積極主動。
另外,還可以運用數字教材的截屏、高亮、云分享和云筆記等功能,逐步推進思維訓練活動,可以充分鍛煉學生的多種思維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引導下深入提煉和組合信息資源,活動的趣味性較強,有助于學生全身心參與其中,改善以往枯燥乏味的氛圍,提升思維訓練成效[2]。
多個情境活動逐步推進,每個思維訓練過程均有不同的思維訓練點,循序漸進,賦予思維訓練活動別樣的趣味性特點。但需要注意的是,而記住信息技術創設情境,是為了幫助學生高校學習知識,提升思維能力,本質上仍然是以學習語文寫作為主,禁止脫離語文寫作內容而存在。
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初中語文,對于學生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培養重視程度較高,需要教師把握思維訓練難點,拓寬思維訓練深度。素質教育強調理論練習實踐,在實踐中學習知識,是一種探究體驗手段。突出學生主體地位,以培養學生思維、合作和創新能力為切入點,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在學習中提升思維效能,素質能力全面發展[3]。
初中語文中有很多形式自由的現代詩,語言凝練,情感充沛,如果能幫助學生深層次感悟作品潛在的情感內涵,對寫作的幫助是不言而喻的。
例如,發揮數字教材云分享功能,將詩歌的多個段落發送同屏文檔,在閱讀詩歌同時自主改寫某一段落,然后相互分享交流。在完成課本上的學習任務后,可以借助互聯網來搜集教育資源,拓寬教學空間,更深刻感受現代詩的形式之美。但是,此種方式學生所掌握的知識,并非是經過長期的思考呈現,思維尋來你效果不大。對此,教師可以選擇電子交互式白板和數字教材方式,發揮電子白板的擦除和拖拽功能,直接展示出來,但是交互體驗性不足,適用于學習初級階段。
組織學生進行體驗活動,在教師引導和啟發下,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提升思維訓練成效。在長期實踐中,初中語文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有助于豐富活動情感體驗,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學習能力,解決思維難點,實現思維訓練深化[4]。更為關鍵的是,在實際教學中,明確思維難點,充分結合語文學科內容,充分發揮現代化信息技術優勢輔助思維訓練活動開展,切實提升思維訓練成效。
作文是學生對事物認識的思維碰撞和情感表達的結果。新課標提倡通過合作、探究性學習方式開啟學生的智慧。合作學習能讓學生對事物有更多的剖析,擁有更多的智慧和表達欲望。網絡視頻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教師的任務是努力將其轉化為教學資源。這些資源可以是同類型的,可以是相同視頻效果的,也可以是不同類型,但能找到內在契合點的;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教師依據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進行批判性訓練,引導學生揚棄吸收,創新性再現。
閱讀他人的內容,學生學有榜樣,有利于自身寫作能力的提高。例如“第一次________”,教師在活動結束后指導寫作中,首先展示活動計劃,學生對第一次的經歷記憶猶新,往往是一些讓自己感到新鮮刺激、深受感動、感悟頗深的經歷。這時利用網絡信息化圖片,將一些場景用圖片或者視頻展示出來,更能激發學生的共鳴,課堂效率顯著提高。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組織思維訓練,將文章多個部分細化分解,教師提出問題,學生積極討論和交流,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鼓勵學生表達自身的觀點和看法,在思維訓練中分析和鑒賞,保證學生思維嚴密性同時,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作文寫作水平。
綜上所述,面對素質教育改革要求,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積極組織思維訓練活動,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在實踐活動中開發智力,豐富情感體驗。更為重要的是,提升初中語文教學成效,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為后續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