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內蒙古自治區 巴彥淖爾 015000)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是當前中國社會發展的時代主題和重要內容。治理現代化的持續推進涉及中國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思想政治工作作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生命線,內含于治理現代化的整體方略之中。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國家治理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則是它的主陣地。在國家治理現代化背景下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進行創新,既有充分的可能性,也有迫切的必要性。
(一)國家治理理念變革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傳統”與“現代”理念斷層,國家治理現代化這一命題是基于新時代中國經濟新常態和社會結構深度轉型的時代背景而提出,對其國家戰略意義的高度評價與制度體系建設的共識也是對這一背景訴求的回應。因而在這樣的背景下組織展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然也要在其指導理念上展現出對這種轉型的應對性把握和針對性設計。從管理到治理,已經開啟了黨的執政方式與國家運行機制的“從傳統到現代化”的轉型,而對比之下,作為從屬于上層建筑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則具有一定的非同步性和滯后性,在“繼承傳統、建構現代”這個理念上缺少一定的自覺性、系統性和全面性的設計,理念所指向的仍然集中于轉型期之前的國家社會關系模式,過于強調中心化、政治化的規范意識,而針對新時代、新常態尤其是市場經濟背景下所急需的諸如創新、平等、法制、誠信等,這在一定程度上就影響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特色、公共關注度與話題吸引力。缺乏對時代主題、公共話題和與國家治理相關事項的針對性關注與思考,必然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呈現出陳舊、空泛的傾向。這種“傳統”與“現代”理念的對立與斷層,造成了“傳統”理念的固守形成了對“現代”理念生長的壓制,自然也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理念“從傳統走向現代”。
(二)國家治理模式轉型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個體”與“集體”觀念不協調,國家治理本身就是孕育現代化意涵,這就在宏觀意義上昭示了一種深層次的國家與社會關系模式的理念變革,是對傳統社會“統治”“管理”的超越與揚棄。在這個背景下,作為治理的主體理應內化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即高度強調主體性、個體性。而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存在高度統一的、行政集權的、中心化傾向的理念傾向,呈現在教學場景中即為中心化的話語權結構、壟斷式的知識解釋權與權威化的教師地位,很容易忽視受教育者的主體地位和個體意識,缺乏教學語境下的民主、平等、自由、包容等特質。思想政治教育在與其他具有相關教育功能部門的橫向協同、立體合作的拓展性上也比較被動和封閉。這與國家治理理念所倡導的多元主體、協同合作、民主平等的理念模式是不相適應的。在這種缺乏對話機制、忽視個體自覺性和主體創造力的教育理念氛圍下,“個體”與“集體”就會在教學設計、教學場景、教學實踐中造成對立,繼而影響價值觀的穩定。
國家治理現代化這一社會背景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創新的現實訴求,我們要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下,通過各種路徑不斷推進其創新發展。
(一)以史為鑒,繼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優良傳統
以史為鑒可以不斷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進一步完善與發展,增強其不斷創新的勇氣和力量。經過多年的發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諸多寶貴的歷史經驗和優良傳統,我們要在繼承和弘揚這些優良傳統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做到“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意見》也曾明確指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堅持繼承優良傳統與改進創新相結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始終堅持用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教育學生,始終堅持以人為本,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大學生,始終堅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線”地位等等。這些優良傳統是我們進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基礎。我們要在繼承和發揚這些優良傳統的基礎上,秉承與時俱進的優良品質,不斷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工作。
(二)以科研為平臺,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思路與方法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只有夠先進、夠徹底才能指導實踐,才能讓人民群眾主動將理論運用于實踐。也就是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首先要實現理論的創新。而這一點,除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線人員的經驗總結外,還需要通過學術界的科學研究來實現。
(三)以隊伍為支撐,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落實與發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落實與發展,在經過學術科研人員的研究并提出新的工作思路與方法之后,還需要高校輔導員和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哲學社會科學教師、黨政領導干部和共青團干部等隊伍的大力支持,并在開展具體工作的實踐中,不斷檢驗和發展科研工作所提出的理論成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如果只是停留于理論階段,停留于制度層面,并不能為創新社會治理和國家治理現代化做出應有的貢獻。在一線的實際工作中,結合國情、聯系社會實際,自覺開展創新活動。為了確保創新工作能通過此路徑順利完成,應選聘具有較高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的工作人員、輔導員和教師,并對他們,尤其是輔導員,進行一定的培訓。要通過專題培訓,增強這支隊伍關注國家大事的意識,提高其解讀國家政策和分析社會現象的能力,培養其敢于創新和善于創新的思維方式。
高校是人才薈萃的地方,是時代向前發展的前沿陣地。高校不僅能產生眾多先進的科學技術成果、治國理政方法,也能培養出走在時代前列的人才。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服務于國家治理現代化這一事業中,高校也要通過以上路徑,不斷實現自身創新,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為我國這一改革目標的實現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