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農業職業學院,河南 鄭州 451450)
引言:為了從根本上提升高校整體的建設水平,就需要將行政工作體系建立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為校內的師生提供質量相對較高的服務。就目前的狀況而言,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過程中普遍存在人員服務意識相對單薄、整體結構布局合理性低等問題,這使得高校行政體系建設工作受到了極大的阻礙,需要相關工作人員予以解決,從而促使高校行政體系建設水平能夠得到提升。
服務型高校行政管理體系主要指的是行政管理部門將對校內師生的共同需求作為基礎性的管理目標,通過相對完善的服務體系與制度體系為高校師生提供高品質的服務,屬于管理系統的一種。對于其內涵,可以站在管理的理念、職能、方式與結構等不同的層面上予以分析。目前,服務型高校行政管理體系的建設理念最為重要的部分是以師生為本,從思想上將師生由原來的被管理者轉變成為相應的體系服務對象,對師生予以平等看待,強化為師生提供優質服務的思想,在進行相關決策活動時,管理體系往往更加關注師生的知情與參與的權利,從而創建出師生平等、自由與和諧的良好氛圍。就體系的管理職能而言,高校內的行政管理人員需要對傳統的官本位思想進行轉變,將服務于科學與研究工作是為自身的職責,促使行政部門逐漸朝著服務型部門的方向進行轉變。就管理體系的結構體系而言,部門設置需要簡潔和高效,對傳統意義上的金字塔管理結構進行改變,借助扁平化的結構從根本上提升整個行政管理體系的效率水平。就管理體系的管理方式來講,服務型高校行政管理體系背景下所開展的一切行為活動往往都是公正并且透明程度比較高的,服務模式逐漸由原來的家長制轉變為互動型的模式。
近些年來,隨著國家建設發展水平的提升,國內掀起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熱潮,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內高校對傳統的行政管理系統進行了有效改革,目前取得了一些進展,然而依然存在部分問題,具體如下:
在很長一段時間中,國內高校的行政管理部門都是運用科層制的組織架構進行管理,也就是從上到下的金字塔式樣的管理架構。總的來講,這樣的管理模式主要存在如下不足之處:首先,高校內部的行政管理部門的工作效率水平低,隨著高校內部行政管理部門功能的不斷細化以及權限的縮減,行政部門內部的崗位數量處于不斷增長的狀態中,此時高校內部的師生在開展日常事務時需要辦理比較復雜的手續,這使得行政工作效率大打折扣;其次,因為本身行政部門內的機構與崗位豎向相對較多,這時權利分配不均衡、責任劃分不明確等問題也就隨之出現,人員之間出現責任推諉的現象,這使得高校內的行政管理工作水平下降;除此之外,高校內部的行政管理部門的組織設置單一性比較強。大部分高校只是對學校行政層面上的權利要求進行了考量,并不關注學生、教師等利益共同體所存在的需求,此時的高校行為管理部門便出現了自上而下的管理架構,背離了其服務型體系的本質。
如今,高校內部的部分行政管理人員的服務意識還比較淡薄。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首先,部分行政管理人員在進行自我定位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偏差,在傳統形式的官本位思想的干擾下,部分行為管理人員將自己視為領導或者是管理人員,并未將自己定位為服務人員,在對相關的行政管理工作規程進行制定的過程中并未對師生所存在的需求進行有效考量,在開展基礎性工作的過程中,普遍存在看人臉色本事的問題,這對正常工作的開展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其次,一些高校內的行政管理人員并不重視自己所進行的管理工作,更不太關注自身的服務質量以及水平。高校是對文化以及學術知識進行弘揚、傳播的重要場所,而行政管理工作的核心就是對文化以及學術知識的傳播提供有效的基礎與保障,行政管理人員不夠重視自身所從事的工作,管理工作的水平偏低,這使得高校所具備的教育性功能無法得到充分發揮。
高校內部存在的行政管理工作監督與考核體系的存在能夠幫助相關工作人員對自身存在的問題進行挖掘,進而為工作效率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礎。如今,在進行工作考核時,高校普遍采用的是年度評價的方式開展,同時考核工作是自上而下進行的。就目前的狀況而言,這種類型的考核機制尚不健全,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導致的:
首先,師生無法對行政管理人員的工作品質進行評價。高校內的師生是行政管理部門的主要服務對象,師生問題的解決效果、服務品質、需求的滿足程度等都是對高校行為管理人員工作成效進行衡量的有效參考指標,由于師生無法對這些工作人員進行評價,那么考核的效果將會大打折扣。其次,目前大部分的監督與考核的體系都停留在形式上,并未發揮出其真正的價值。比如在行政管理部門中都有意見箱、意見反饋平臺等,然而這些設置并未發揮出其應有的價值。從現實的角度上進行分析,行政管理部門所設置的監督電話往往長時間處于無人接聽的狀態中,意見箱內的信件并未得到及時和有效的處理。目前的監督途徑無法對高校的職能部門整體的工作質量展開反饋,這使得師生的需求無法得到有效的滿足。
上文對服務型高校行政管理體系當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與分析,這些會對高校行為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因此,需要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對其進行解決。
提升高校行政管理部門設置的合理性能夠幫助高校控制用于行政管理的開支,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行政管理工作的品質與質量。與傳統意義上的金字塔式樣的組織架構相比,扁平化的組織架構呈現出管理層人員數量少、管理工作跨度大同時成本較低等不同的優點。為了對服務型的行政管理體系進行深入建設,高校可以運用扁平化的組織架構形式,對相應的管理權力適當進行下放,這能夠有效降低行政管理部門職位的冗余程度,實現高效率辦公的效果,提升整體工作體系的簡潔性。在開展精簡管理工作的過程中,也同樣需要對橫向上的組織架構體系予以完善。比如,在高校內部的職能部門體系當中創建出師生代表的機構組織,比如職工代表大會等等,促使師生能夠在高校的行政決策活動中發揮出自己的作用與價值,其所存在的需求也能夠被了解和滿足,促使行政管理部門更好地為師生提供優質服務。
作為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員,需要對高校內部的行政管理工作所具有的內涵、作用等進行深入理解和認識,對傳統意義上的官本位思想予以拋棄,對自身的職業定位進行明確,從而建立起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將學院師生視為行政管理服務體系的核心。在開展日常管理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將高校的師生看作是行政管理工作的起點與重點,對其所具有的需求予以充分考量,為師生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更加優質的外部環境,為優化校園整體的氛圍與環境奠定基礎。服務型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需要把師生看作是工作的重點抓手,將為師生提供服務的水平看成是對行政管理工作進行考量的標準。借助不同形式的舉措對行政管理工作整體的風格進行改善,對行政管理體系當中所具備的服務與育人的功能進行發揮,促使高校的科研實力水平進行提升,為師生實現全面有效發展提供堅實的后盾支持。
任何體系的良好運行都需要建立在科學有效的管理體系基礎之上,這也是高校內部的行政管理工作實現高效率、規范運轉的基礎性條件。近些年來,國內的高校教育處于不斷變化與改革的過程中,創建出合理性更強與辦學的標準相適應的規章制度是提升高校整體行政管理工作品質的有效途徑之一。作為當代高校,需要對不同體系的管理制度體系進行完善,借助制度來對行政管理工作進行深度規范,促使行政機關部門的服務于行為逐漸趨于制度化。同時需要對全民公開的制度體系進行建設,若進行與高校的發展直接相關的決策活動,那么相關的工作人員需要對師生的意見進行有效聽取,這能夠使得做出的決策更好地滿足師生的需求,決策本身的科學與民主化程度更高。創建出和諧的溝通以及協調的機制是非常必要的,對信息溝通的平臺進行創建,對相關利益人員所產生的訴求積極地進行回應。作為高校內部的相關管理人員需要不斷深化行政事務公開制度體系的建設,借助網站、公布欄等不同的途徑來對校內的重大決策事件予以告知,進一步贏得師生的信賴。結合不同層級行政管理部門的職能以及工作的性質,需要對服務的范圍、方式、時限等進行明確規定,保證服務對象能夠更加方便地開展各種不同類型的事物。除此之外,需要對反饋體系進行創建,引導師生對行政管理工作進行監督,幫助行政管理人員更好地意識到自身的不足之處,進行針對性的改進,同時這有助于高校的行政管理體系更好地與師生需求向匹配,從根本上提升師生在高校內的幸福感,更好地開展學習與科研活動,這也是促進高校實現進一步發展的基礎。
隨著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深入,相對應的監督與考核體系的建設工作也被予以高度重視。總的來講,對高校行政管理工作體系的監督考核系統進行完善的工作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首先,對考核的機制與方式進行創新。在監督與考核部門當中,充分吸納學生與教師代表人員,將其視為監督與考核體系的一員,借助群眾評議式、答辯式等不同的形式來對行政部門所表現出來的服務態度、工作品質水平等進行綜合性的考量,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問責處理,為行政管理部門整體服務品質與水平的提高奠定堅實基礎;其次,需要對責任追究的體系進行建設,具體來講,可以借助以下兩種不同的形式進行落實,第一是落實責任追求制度,對于未能履行相關職責同時對高校內部師生合法權益產生負面影響的工作人員,需要結合相關的規定與標準,對行政管理人員進行責任追求并且對其進行相應的處罰;第二種是落實首長負責制度,在開展行政管理工作的過程中,行政部門的相關領導人員占據著核心的關鍵地位,只有對相關的領導進行問責,才能夠促使領導人員真正肩負起相應的責任,避免出現工作失誤的問題,這也是引導服務型高校行政管理部門工作朝著正確方向發展的關鍵。
對服務型高校行政管理體系進行建設的過程中,需要相關的行政管理工作人員對以人為本的服務思想進行有效落實,對相關的管理方案進行創新,完善組織架構,同時需要不斷提升工作監督與考核體系的有效性。唯有如此,高校內部的科研與教學活動才能夠如期順利進行,促使國內的高等教育事業實現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