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師范學院 歷史文化學院,吉林 白城 137000)
隨著社會和行業的不斷發展變化,對于我國高等教育培養的人才質量和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高校教學過程中占據主導地位的依舊是師資力量,如何在新形勢下強化對高校師資的建設也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在這個大的背景下,2018 年1 月20 日國務院頒發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這一綱領性的文件為新時期高校師資隊伍的改革和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和支撐,那么在新時期高校師資隊伍的建設有什么樣的重要意義,本文主要著力探討這一問題。
因為高等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社會發展過程中對于人才需求和質量的轉變等因素的影響,我國的高等教育還需進一步改革和建設,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而在高等教育改革和建設的過程中,師資力量的構建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關乎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質量和素質,為此要給予高度的重視。
高等教育是為社會發展、國家建設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搖籃。因此,高等教育教學的質量直接關系社會進步,直接涉及到相關行業的發展。在高等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近年來我們倡導以學生為中心,但是教師依舊是教育教學活動的主導者。
無論是教學內容的選擇還是教學活動的開展都需要高校教師進行精心的設計,才能達到教學的最優化。因此高校師資隊伍的素質和水平對于高等教育教學質量而言是極其重要的。
目前而言,我國高等教育教師隊伍在如下幾個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在實際的建設過程中加以改進,以切實的提升高校教師隊伍的水平和素質。首先,近年來由于高等教育加大擴招的力度,使得高校為了滿足配比教師數量的需求大力的引進年輕教師。依據調研的數據來看,目前高校教師的數量占比,年輕教師大約占據百分之五十左右,有的高校更突出一些,占比達到百分之七十。這些年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確實占有一定的優勢。如與學生溝通交流順暢、具有高學歷、對于相關學科的研究動態接受較快。但是我們也不難發現這些年輕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缺失一定的經驗,對于教學設計和構建比較理想化缺少實踐經驗,這些缺陷直接影響高等教育教學的效果,直接影響學生產出的質量。為此,各高等院校應該在青年師資隊伍的建設方面進行有效的強化。利用外出培訓、學校內部老帶新,校際間交流互訪、組織教育教學競賽等方式切實提升高校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以落實教育教學目標,達到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的最大不同在于高等教育除有教育教學任務之外,還要教師承擔科研任務,尤其是國內知名院校或者是具有博士和碩士授權點的院校,各位導師更是有著比較重要的科研任務。如何協調科研與教學間的關系,如何實現以科研促教學,以教學促科研的目的,對于高等教育而言亦十分重要。
如何實現在高校教師間合理的分配教學與科研的任務,也是高校教師隊伍在建設過程中應該考慮的問題之一。目前來看,部分高校存在教師科研能力和教學能力截然不同的情況。甚至有些教師只重視其中的教學或者科研,放棄另一部分。
這些年,高等教育在發展和改革的過程中,尤其對于教師的考核研究中,也有人談及教學崗和科研崗的分設。筆者對于這個觀點并不是太認同。畢竟高等教育和基礎教育是有差別的,高等教育的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顧及知識的傳授,還要重視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動手能力和科學研究能力,還有就是繼續學習的能力,而這些能力很多都是要在具體的科研項目或者是學科競賽當中體現出來的,如果老師只是重視在教學方式和方法上面的改進,而不重視教學內容的革新勢必導致教學內容與專業發展動態脫節,造成授課內容陳舊等問題。而這些問題的出現直接導致學生在就業的過程中不能夠和社會發展需求以及行業發展要求相符,直接導致就業受阻,也無從談能力素質的提升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在高校師資隊伍的建設過程中務必把科研能力的培養放置其中,這樣有利于提升高等教育教學的質量,也有利于優質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高校教師從其責任和職責而言,不僅僅只具有教學的一項功能。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高校教師所培養的學生是未來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對于人才培養的重要性自不必詳言,效果是顯而易見的。此外,高校教師對于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相關問題和現象的研究和調研,并最終形成解決的策略和建議,對于社會發展是強有力的支撐,能夠切實的解決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些不良現象和影響,所以高素質、高水平的高校師資隊伍在社會發展過程中也是強有力的助推器。因此在高校師資隊伍的建設過程中我們要把提升師資隊伍的質量和水平放在重要的位置。
綜上所述,新時期高校師資隊伍的建設是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高素質、高水平的高校師資隊伍直接影響學生的培養質量,直接關乎社會經濟的發展已經相關行業的進步,因此在新時期進行高校師資隊伍的合理、科學構建意義重大,且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