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大學,遼寧 沈陽 110044)
隨著社會不斷進步,發展的步伐覆蓋各個領域,對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長,人才輸出高校受到各種挑戰,高校大學精神一次逐漸步入視野,卻對其形成的研究鳳毛麟角。文章通過對高校大學精神深入剖析,研究其形成影響的因素有哪些,這些因素會對高校大學精神有怎樣的影響,及大學精神在高校中、社會、文化等領域發揮的作用。下面我們就來剖析一下影響高校大學精神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思想層面因素主要從兩個角度:其一,是學校層面,學校管理層依據建校理念,結合發展趨勢規劃高校的發展策略對大學精神的影響,學校要培養什么樣的人才,造成大學精神思想就會往哪個防線引導。很多治校思想能從校訓得出,但是也會受到社會發展的影響,學校盲目施行“大”“全”“新”的策略所影響,規模開展之后治校理念就會打折扣。其二,是學生層面,學生會受到學校層面的影響,但是也會發揮學生自主意識理解,學生的思想層面會占據主導,結合形成的大學精神。
首先根據國家的發展戰略,教育改革逐步推行,培育社會型全面的高素質人才是教育的主要方向,也隨之而來相關的制度、政策,這些制度對高校大學精神會有一些影響。逐步規范高校培育人才的全面素質,是政策的目的之一。其次,高校迎合國家政策的同時,為了擴大高校的影響和規模、專業領域,隨之就要發布相關制度去輔助本校大學精神的初型。根據實際情況變化,對大學精神予以強化,也會涉及到制度的輔助作用,這里就會造成忽略不同專業領域、不同區域的學生匯集到一起對大學精神的影響,學生非常注重自主性,這也是大學精神的影響因素之一。
校訓就是大學精神的重要體現之一,其形成也是來源于文化,例如,清華大學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就是摘自中華文化瑰寶之一《易經》的句子,可見大學精神也負有傳承文化的重任。文化承載著濃厚的內涵,蘊含著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很多高校都是以文化為基礎塑造大學精神的,只是在傳承的過程中會有些許的變化,這些變化仍然是以傳承文化為中心。其次是學校文化層面,學校文化也是影響大學精神形成的因素之一。最后是社會文化、價值觀取向,也會對大學精神形成造成影響。
高校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輸出口,通過對文化教授過程中逐漸形成大學精神,涵蓋著中華文化、高校文化、學生文化等。承載著文化傳承重要責任的同時,也在不斷的塑造、豐富文化的內容,在受到社會文化、價值觀念沖擊的同時,要保持好文化那一份純真,持續高能的傳承文化、教育人才是高校的最重要使命之一。強化民族文化自信,我們的文化有著長遠的歷史傳承,其中蘊含的知識和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作為華夏子孫我們富有傳承的責任,在傳承的路上,高校更是任重而道遠。大學精神作為新時代文化的產物,其也是文化的重要載體,對其恰當的糾正和傳承是有必要的,在傳承文化瑰寶的同時不斷豐富文化的內涵是高校發揚大學精神的體現形式之一,還要抵制社會不良文化帶來的沖擊,維持住大學精神的那份文化傳承。
現代部分高校治校理念與建校初期大相徑庭,逐漸偏離了原來的那份文化傳承的初衷,全專業領域追求過于明顯,盲目擴大規模,不斷增加新興專業,作為大學精神形成影響因素之一對大學精神是一種傷害。這些都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增加,不能依據特殊情況而增加學校不擅長的領域,這對學生是一種傷害,對文化傳承是一種傷害,對大學精神更是一種無形的傷害。大學精神是經過高校歷史沉淀,在無數屆師生的共同努力,在文化傳承熏陶下形成的,是具有生命的存在,卻因此粗魯的做法逐漸消失。高校應該借鑒優秀高校的保持大學精神的方法,重塑治校理念,走回原來的大學精神純凈之路。這對文化傳承、學校文化、大學精神是具有時代意義的,時代在更迭,大學精神的脊梁要保持好。
一些優秀的高校被稱為“歷史名校”,是因為高校大學精神得以不斷的保持和傳承,慢慢的形成了高校品牌文化。大學精神是神,品牌文化是形,二者有因果關系,邏輯順序不能變。很多高校想做品牌文化,出發點是好的,但是不能塑形而丟了神的魂,這也是侮辱了“弘揚”這個詞。高能的大學精神是必備條件,其要有優良的文化傳承,不刻意也不回避,得到各層面的認可和認同,并且會理解和發揚這種大學精神,再經過時間的積累就形成了高校品牌文化。到達這個階段不能說是簡單的發揚大學精神了,已經進入到弘揚高校品牌文化的層面了。
我們對高校大學精神的形成問題進行探討,深入的剖析其影響因素,并對存在的不良現象予以否定,有層次的對高能大學精神的塑造給予若干優化策略。高校應該本著文化傳承的歷史使命,不斷堅持大學精神正向的能量傳達,抵制不良的社會文化沖擊,還高校大學精神傳承一片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