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茜 徐偉宏
(1.中南民族大學 體育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0;2.武漢體育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
我國從80 年代末、90 年代初開始發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1996 年7 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審議通過了《專業學位設置審批暫行辦法》,標志著我國專業學位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規范化的發展道路,同時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1]。從1996 年到2007 年12 年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相繼增設18 類專業學位。2009 年,為進一步滿足社會對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國家對研究生培養結構進行了調整優化,即碩士研究生教育從以培養學術型人才為主調整為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2],并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招收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生源以應屆畢業生為主。
體育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始于2005 年,全國體育碩士專業學位第一批試點單位有北京體育大學、武漢體育學院、北京師范大學等21 所高校[3]。體育專業院系作為體育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的主體,從“正規化”發展至今已有近15 年的時間,專業學位教育經歷了從試點、進一步探索培養到逐步完善的三個階段,已經進入了快速發展的初期。目前,全國高校體育學專業學位主要培養體育教學、運動訓練、社會指導三種類型的專業學位研究生,而且招生人數呈不斷上升趨勢。
實踐基地是研究生進行專業實踐的主要依托,抓好專業實踐環節,能有效提高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創新能力,創業就業服務社會能力。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專業學位設置審批暫行辦法》規定:“專業學位作為具有職業背景的一種學位,為培養特定職業高層次專門人才而設置。”明確指出專業學位是針對特定專業背景,培養高層次、綜合性、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有關高校作為培養體育學專業學位研究生主體單位必然要求積極探索建立符合高層次、高質量、綜合性、應用性人才成長的培養環境、培養體制和培養機制,同時建設一批高質量、有保障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基地。這是因為,第一,實踐基地在專業實踐中承擔著實踐載體的作用,是實踐的基本條件和根本保證,加強專業實踐離不開實踐基地的建設。體育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在實踐基地培養過程中對強化他們的專業知識,增強自身專業的感性認識,提高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有著至著重要的作用[4]。第二,應屆本科生成為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主體后,專業實踐是教育和培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學生的社會經驗和實踐能力都需要在實踐過程中得到增長和提高,而這一過程需要在實踐基地中完成。第三,實踐基地的育人環境和育人功能是人才培養的重要因素,它對人才培養的質量、品質和社會適應能力的作用是學校教育不可替代的。
高校體育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基地是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不可或缺的教育資源。為更好的提升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近年來,特別是自招收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以來,各省教育主管部門積極加強引導,并出臺相關的政策法規予以扶持;各大相關培養體育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高校高度重視探索專業學業研究生培養模式,積極通過各種途徑創建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基地。如:上海體育學院分別與復旦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共建體育碩士實踐教學基地;武漢體育學院與湖北省奧體中心共建體育學研究生教育創新聯合基地。這些做法都很好的為專業學位研究生參與專業實踐,提高專業應用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為充分發揮社會教育資源優勢,實現資源共享,提高體育專業研究生實踐教學能力和學術水平,創新研究生培養機制創造了條件。但是實踐基地的建設還是一個較為新鮮的事物,相關的管理體制和機制還在進一步完善過程之中,基地的育人功能還有待在實踐中去檢驗,而且已建立的各類基地中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現實問題。
第一、隨著近年來應屆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人數的不斷增加,實踐基地建設在數量和容量上遠不能滿足學生專業實踐的需要。其主要原因是:研究生實踐基地要求嚴,適合遴選基本條件的基地少,相關合作單位積極性不高[5]。第二、有些實踐基地建成以后由于缺乏必要的運行條件還停留在形式上,沒有在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過程中起到作用。在研究生實踐基地的管理中,國家沒有相關的政策,地方政府也沒有制定有關的規章條例,基地內涵建設存在一定的滯后性,運行條件不能滿足人才培養的要求。第三、與企業和機構建立聯合培養基地,在市場運行過程中,由于過分注重經濟效益,削減了研究生專業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第四、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多環節全方位的實踐過程,目前,研究生基地循環實踐功能最大化的作用還沒有得到發揮。
高校體育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起步較晚,與學術型研究生培養相比,在師資隊伍、課程設置和培養方式上還沒有形成自己的特色,甚至有些培養單位在兩種類型研究生培養上沒有明顯的區分度。這有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資源相對不足,缺乏培養經驗和相關體制機制不健全等歷史原因,也需要有一個不斷改革創新的發展過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審議通過《專業學位設置審批暫行辦法》規定,專業學位研究生與全日制學術型研究生在培養層次上屬于同一層級,為國家培養高層次、綜合性、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從培養目標上看,兩者屬于不同培養類型的研究生。基于這一點認識,我們認為,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應該將專業實踐納入教學重要環節,建設符合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師資隊伍,擴大專業實踐在課程教學中的比重。
第一,建設適合于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師資隊伍。體育學專業學位發展活力不足其主要原因是沒有真正建立起適合于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師資隊伍。現行的專業學位師資力量主要來源于原有學術型研究生師資,既不適應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缺乏相關教學或論文指導經驗,也不能在實踐環節中給予相應的指導。建設專業學位研究生師資隊伍必須要注重專業性和實踐性相結合的特征。專業性是專業學位的基本屬性,專業性的特征既要在理論中得到體現,也要在實踐中得到彰顯。實踐是開展專業學位教育必需加強的環節。兩者的結合要求專業學位研究生導師既要有豐富的相關專業基礎知識和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又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實踐理論,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指導研究生提高專業操作能力和應用能力。
第二,擴大專業實踐課程教學比重。開展專業學位教育必需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和案例教學,擴大專業實踐課程在學位課程中的比重。這也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與學術型研究生教育在課程設置中所體現的不同。體育學科本來就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培養高層次、高質量、應用型體育人才離不開專業的實踐活動。開設專業實踐課程不但要開專業理論實踐課程,而且更應該開專業操作實踐課程。在課程安排上根據專業學位人才培養的需要可以設置選修課和必修課,課程的考核都應該在實踐基地和社會實踐中完成,取得相應的學分。
基地建設是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根本保障,穩定高質量的實踐基地是人才培養的關鍵。在基地建設方面,首先,應該充分利用有利條件,發揮學校特色,加大投入力度,積極整合社會各方資源,建立成一批不同類型,實力雄厚,特色鮮明的實踐基地網點。其次,加強基地內涵建設是關鍵。研究生在基地實踐就像養在遠房親戚家的孩子。如果不加強內涵建設,完善各項管理規章制度,配套各項軟、硬件實施,由正真意義上的“主體”加以管理,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基地育人功能就很難得以發揮。只有學校從人才培養的角度出發,積極爭取各方資金,加大投入,將基地做實、做強,才能發揮基地應有的作用。最后,高質量、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需要在多方面實踐過程得到鍛煉,必須充分發揮不同類型的基地在人才培養中的積極作用。將教學實習、社會實踐、科學研究等不同類型的基地很好的結合起來,形成實踐基地人才培養有機系統,使基地育人功能最大化得到體現。
建立與體育各級各類相關部門聯合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創新機制是加強校政合作,解決專業學位研究生“兩大難”問題的有效途徑。“兩大難”是指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導師隊伍建設難;人才培養應用性不強難。與體育部門聯合培養研究生既能解決一部分師資隊伍問題,又能為研究生專業實踐爭取到務實的工作崗位。把一批學歷層次較高,實踐經驗豐富,熱愛教育事業的中青年體育行業杰出人才引入導師隊伍中能有力的充實專業學位研究生導師隊伍,彌補在校導師重視教學與科研,缺乏實踐和社會經驗的不足。在體育職能部門任職的導師能很好的幫助專業學位研究生真正認識我國體育事業發展進程,社會體育人才需求和社會體育運行機制等一系列與體育現實相關的問題,指導他們如何開展專業實踐和科研工作。
在社會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背景下,體育文化發展必須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文化發展服務的方向。這是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為體育事業服務的一個大趨勢。作為研究生專業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參與社會體育文化實踐活動是由專業實踐向社會實踐轉變的重要環節。第一,積極承接社會各類體育賽事。體育競賽是體育運動的最高表現形式,是人們喜聞樂見的集體活動。組織優秀專業團隊,通過充分利用學校資源和社會體育資源承接各個行業中、小型體育賽事對提高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團體協作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有較大的幫助。在體育競賽活動中他們可以承擔組織編排工作、競賽裁判工作和后勤保障工作,與企業、機關、單位協調工作。在實踐操作過程中,使自己的能力由實踐中學向實踐中應用的轉變,真正成為一個專業素質過硬、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第二,參與全民健身、社區體育服務。應用人才的培養終級目標就是要為人民服務,為全民健身體育事業服務。在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后期,應該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全民健身和社會體育服務。在實踐中做好教練員、服務員、陪練員、護理員等多重角色,了解社區體育開展特色和人們的體育健身需求,更好的為社會體育事業發展工作。第三、深入開展體育下鄉活動。體育的根基在基層,在廣大人民群眾中間,未來我國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必然向城、鎮、鄉一體化推進。深入開展體育下鄉活動能帶動城、鎮、鄉體育事業的平衡發展,同時,通過開展調查農村體育人口需求和農村體育發展現狀,培養研究生深入基層開展工作的能力和從事社會體育科研工作的能力。
體育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基地是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創新體系的重要內容,也是目前培養過程中的薄弱環節。充分認識實踐基地在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中的地位和作用,利用社會各方資源,加快改革步伐,加強基地建設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