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館陶縣魏僧寨中學,河北 邯鄲 057750)
結合英語教學法,我認為學生要學好英語應該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環境、社會以及家庭等方面的因素。要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應該從以下幾點入手:
語言技能是構成語言交際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聽、說、讀、寫的技能及其綜合運用能力。
在聽力方面,考評學生能否聽懂并用所學語言敘述課文內容及背景,能否聽懂與學生生活貼近的,基本沒有生字的語言材料以獲取所需信息,同時考評學生從期中到期末聽力測試的整體情況。
在說話方面,看學生是否能夠就課文內容進行回答,能否復述課文大意,或就熟悉的話題進行交流。通過口頭問答、朗誦、英語沙龍等課內外學習活動和學生的參與程度、合作精神等進行考評。
在閱讀方面,考評學生能否按需要預習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大意,回答課文配套練習的問題,能否理解內容簡單的書信,通知、說明等應用性文字材料,能否借助詞典閱讀理解難度與課文相當的文字材料以獲取所需信息,并從中獲得樂趣。
在書寫方面,考評學生能否規范地、熟練地書寫,能否聽寫與課文有關、結構簡單,沒有生詞的材料,能否筆頭回答就課文內容提出的問題等。
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包括語言、詞匯、語法、功能和話題等五個方面的內容。知識是語言能力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發展語言技能的重要基礎。
在語言方面,考評學生能否熟練地運用基本的拼讀規則及國際音標讀出單詞,能否正確、連貫、流暢地朗讀課文,能否用正確、自然的語調、節奏進行口頭表達,能否根據重音和語調的變化理解和表達不同的意圖和態度等。在詞匯方面,考評學生能否熟練地運用基本拼讀規則拼寫單詞,能否根據重音和語調的變化理解和表達不同的意圖和態度等。在詞匯方面,考評學生能否熟練地運用基本拼讀規律拼寫單詞,能否根據所學的構詞法判斷和記憶派生詞和合成詞的詞義和詞類等。在語法方面,考評學生是否理解掌握詞類和句子種類,是否掌握相關時態,能否積極運用符合語法的語言形式進行口頭和書面的表述和交流等。在語言功能方面,考評學生能否在日常生活中恰當理解和表達問候、告別、感謝介紹等交際功能。
情感態度是指興趣、動機、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響學生行為和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把考評學生是否具有積極的學習態度放在首要位置,重點考評學生是否具有明確的學習英語目的,是否具有學習英語的愿望和興趣,并樂于參與各種英語實踐活動,是否充滿信心,積極與他人合作,敢于用英語進行表達。初中階段的學生求知欲強,好勝心強,記憶力好,反應敏捷,正是學習外語的黃金時期,該時期學生情感變化大,引導得好,可以激發其學習興趣,調動其積極態度,促進其學習快速進步。
學習策略指學習為了有效地學習和發展而采取的各種行動和步驟。英語學習的策略包括認知策略、調控策略、交際策略和資源策略等。認知策略是指學生為了完成具體學習任務而采取的步驟和方法。著重考評學生能否根據需要進行預習,在學習中能否集中注意力以及積極思考,課后能否對所學內容進行主動復習并加以歸納和總結等。調控策略是指學生對學習進行計劃、實施、反思、評價和調整的策略。對此,要考評學生能否制定簡單的英語學習計劃;是否明確自己學習英語的目標和需要,是否經常與教師和同學交流學習體會等。交際策略是學生為了爭取更多的交際機會,維持交際以及提高交際效果而采取各種策略。因此要考評學生在交際中是否注意到中外交際習俗的差異,在課內外學習活動中能否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等。資源策略是學生合理并有效利用多種媒體進行學習和運用英語的策略。主要考評學生能否使用簡單的工具書查找信息資料以及是否注意通過音像資料豐富自己的學習等。
許多學生在掌握一定的詞匯和基本語法之后,總是希望能夠盡快獨立的閱讀英語報刊文章。從而對外面的世界有所了解,從而增加自己的知識面。在教學上,可以結合有關國際事件的電視節目,讓學生時報刊到文章所報道的事件有更深入的了解,對英語國家的文化產生興趣。
英語課文教學的教學方法:
1.多聽。教師使用圖片或投影用英語介紹對話的內容。學生借助圖片或投影聽提供的情景,努力聽懂絕大部分內容。然后教師示范對話或播放對話錄音。示范對話或播放錄音要注意聲形相伴。使學生能借助教師的表情動作或錄音中的不同人物的聲音和語氣,更好地理解對話的內容。
2.多說。在學生聽懂對話內容后,可以要求一兩名學生復述對話內容。學生打開課本集體朗讀,然后分組按角色朗讀。學生分成兩個一組,不看書進行對話,要努力記憶對話的內容。這樣練習數分鐘后,教師挑選幾組,上講臺表演對話。
3.重點講解。在對話課文的教學中,必須重點講解口語中的慣用語及其用法,如Excuse me,All right,By the way 等等。這些口語慣用語在對話中起著承上起下的作用,使對話流暢活潑。教學時要講清它們的含義和使用場合,教會學生在自編的對話時恰當地使用。
學生以學為主,教師以教為主,但這絕不意味著就是教師講、學生聽。英語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無論是語言知識還是語言技能,都要靠學生自己學得主動、練得積極才能有所長進,教師只能指導而不能包辦代替。因此,英語課堂教學要革除教師“一言堂”、“滿堂灌”的弊端,要成為學生從不會到會的過程,成為學生積極學習,逐步提高運用英語能力的過程。在這過程中,教師就好比“導演”,學生就好比“演員”,也就是說,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在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之中。
通過以上我對英語教學的認識,以及我的看法,我認為英語教學中,環境是一大因素。其次就是培養學生的興趣和組織一些課外活動,這樣,英語教學就會比較生動、形象,而且容易取得較高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