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市吳江區黎里幼兒園,江蘇 蘇州 215222)
傳統文化是長期傳承積淀形成的價值體系,影響人們的思維方式與價值觀,幼兒是傳統文化的繼承人,將傳統文化與幼兒教育融合,有利于幼兒萌發民族意識。有關部門出臺《運用傳統文化節日弘揚民族文化的意見》等政策法規,以弘揚培育民族精神。《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應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感受豐富的祖國文化,激發幼兒愛祖國的情感。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具有民俗特色的傳統文化蘊涵豐富的教育意義,民俗存在于民間,是可以為幼兒感受體驗的本土教育資源。幼兒園應從本土民俗特色入手挖掘教育資源,通過開展民俗主題活動使幼兒接受民俗文化的熏陶。
民俗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靠口頭行為方式傳承的風俗習慣等文化,民俗特色文化融入幼兒園教育非常必要,是傳統民俗文化傳承的要求,有利于對幼兒民族意識的培養。中國民俗傳統節日以其濃郁的節日氛圍,豐富的文化內涵深刻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隨著西方文化滲透,中國傳統節日淡化趨勢明顯,文化傳承必須從小抓起,通過了解感受民俗傳統文化,才能使兒童更好的繼承發揚傳統文化精髓【1】。
為保護我國珍貴非遺文化,按國務院《關于加強我國非遺保護工作的意見》精神,國務院公布首批國家非遺名錄,將春節、端午節等民俗節日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幼兒園利用社會資源開展傳統民俗文化教育,可以加深幼兒對民俗傳統的了解,培養幼兒對我國民俗傳統節日的熱愛,肩負中華民族千年歷史人文傳承重任。幼兒園利用社會民俗文化資源,通過有趣多樣的主題活動,讓幼兒感受民俗文化的樂趣,在成長中內化愛國精神。社會民俗文化以其獨特豐富性,受到幼兒園教育的重視,改變以往教師為主導的狀態,融入社會民俗文化資源,有效補充幼兒園民俗節日教育形式。
民俗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積淀,作家馮驥才呼吁傳統節日文化應納入中小學教育,建議通過媒體宣導推進節日讀本進入中小學形式提高國民對傳統節日的認知,改良傳統節日文化與大眾心理契合度,創新豐富傳統節日文化。將民俗文節日化融入幼兒園教學非常必要,家庭社會資源是幼兒園開展主題民俗文化教育的有力助手,幼兒園開展民俗主題文化教育活動可以通過創設節日民俗環境,建設民俗文化課程等途徑進行民俗文化教育。
每個民族地區有獨特節日民俗特色,節日是人類社會生活的重要文化,春節是漢族最盛大的節日,大多地區有拜年、守歲等習俗,不同地區風俗不同。幼兒園可以根據本土民俗節日在園內宣傳欄張貼春節風俗宣傳內容,教幼兒做年糕等春節食物,帶領幼兒開展春節特有民俗活動,使幼兒感受春節傳統節日的氛圍。民間藝術是民俗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利用民間藝術可以創設良好的物質環境,使幼兒受到民間藝術的熏染。幼兒園應利用民間藝術形式為幼兒創設園內室內環境,如走廊裝飾可以選用民間藝術特色的材料,如編織、剪紙等,使幼兒感受民間藝術博大精深。選擇制作走廊吊飾材料可以借助家長資源,搜集大量麻繩等廢舊材料,根據班本文化特色設計制作,將廢舊材料變成富有童趣的工藝品。使幼兒切身感受民間文化的魅力【2】。
綱要指出要求利用資源引導幼兒感受傳統文化,簡單的民俗與物質環境創設不能達到要求,需要將幼兒園素質教育與民間藝術教育活動融合,完善以藝術教育為主線的原本理念,通過恰當的形式與豐富的課程資源創設課程環境,使幼兒深入接觸民俗文化。民間藝術中有很多文化教育內容值得幼兒學習,如教師可以利用童謠,民間諺語等民間文學形式培養幼兒對民間文化的喜愛。可以通過民間歌舞,戲曲等音樂形式吸引幼兒,強化幼兒對民間藝術形式的認知;可以通過印染、泥塑等民間美術形式促進幼兒對民間藝術的了解,通過開展踢毽子等民間游戲活動活躍幼兒身心,進行民間傳統藝術的啟蒙。
主題活動是幼兒園根據節日開設主題相關活動,通過變換材料投放與環境布置,使幼兒真切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如清明節有祭祖掃墓的民族文化,清明時節幼兒園可以增設祭祖主題活動,帶領幼兒到烈士陵園掃墓,培養幼兒的愛國情感。重陽節習俗的壽星掛匾,可以帶領幼兒到敬老院進行主題活動,引導幼兒尊老,培養幼兒良好的價值觀。主題活動中充分挖掘節日自然社會資源,通過幼兒走出去與家長請進來促進主題民俗教育活動的開展。家園互動是最佳育兒途徑,在民俗文化主題教育活動中,邀請家長走進幼兒園,參與節慶活動,如端午節邀請爺爺奶奶與孩子們包粽子,元宵節與父母制作燈籠等,通過活動使幼兒園家庭形成教育合力,使幼兒更多的 了解傳統文化。
幼兒關注感興趣的事物,幼兒園在選擇主題活動內容時,需要從幼兒的興趣出發,關注幼兒的社會性發展。圍繞幼兒需求核心,開展設計豐富的活動,體現民俗節日文化內涵,與幼兒生活結合,使主題活動成為幼兒自己的活動。如端午節賽龍舟等典型習俗切入,與幼兒生成很多整合主題活動。小班開展《粽子宴會》等系列活動,中班開展《包粽子》等系列活動,大班開展《端午節的由來習俗》等活動,注重整合家庭社區教育資源,通過繪畫活動,美術活動等不同表現形式,讓幼兒在豐富的主題活動中感受節日文化,培養民族意識。
民俗文化蘊涵豐富的教育價值,讓民間民俗走進幼兒的生活,是幼兒園傳統文化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培養幼兒的民族意識。幼兒園教師要學會盤活民俗教育資源,讓傳統民俗活動走進幼兒園,在幼兒心中生根發芽,使幼兒園因民俗介入富有特色,促進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世代傳承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