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烏蘭察布市涼城縣第一中學,內蒙古 烏蘭察布 013750)
數學的綜合題部分是數學學科知識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考驗學生整體思維和具備較高挑戰性的內容,對于培養學生的解題技巧、數學邏輯思維以及綜合挑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而學生作為進行數學綜合題解答的客體,由于個體自身智力水平、所受外界環境以及能力發展各不相同,從而對于數學學習的表現也參差不齊。這就需要數學教師擁有成熟的教學經驗和專業的知識積累,尤其對于高三學生而言,在數學綜合題教學方面,教師經過不斷的探究和實踐認為分層遞進教學法是最適宜的教學方式,通過分層遞進教學方法,既可以讓全體學生都能夠學習數學綜合知識,還可以顧及到個體的差異,從而實現課堂效率和質量的鞏固。
分層遞進教學的方式要求教師根據學生個體認知以及教材內容的差異,顧及不同層次學生個體的發展,這就需要根據課堂當場的情況和教師的教學設計自然而然的推動學生向學習情境邁進。首先可以引入實例,對于問題的設置可以采集生活實踐內容,注意內容的設計一定要簡明有趣,不僅要具備開放性精神,還要時刻注意不脫離教材內容的范圍限制。其次教師還應當注意對矛盾沖突的創設,為了激發學生在數學綜合題學習上的動力,就需要采取措施將原有知識與未學知識之間的局限性打破。最后教師應當通過找出學困生和中等生在練習或者作業上出現的典型錯誤,來指引和幫助優等生進行再思考,從而打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人存在一種根深蒂固的需求,希望找尋自身的價值,認為個體自身是一個探索者、研究者以及發現者。”而教師所要做的就是將這種探索精神誘導出來加以強化。首先,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主動對知識進行探索,個體主觀上自由學習數學知識,對于書本中一些知識的基本含義概念,可以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加以解決。其次,注重學生之間進行合作探究和分組探討。對于高三數學的部分知識側重的是對過程的體驗,比如說學習幾何圖形或者一些公式法則的推導,而這些過程就可以讓學生相互探討、合作來完成。劃分小組,按照學生水平分為高等級、中等級和低等級,并且每組在各等級水平抽選五人,讓各等級的高三學生可以發散思維,相互進行思維碰撞。最后,教師應當注重優化類比。在教師指導學生探討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把握整體節奏,一方面,了解整體探討進展情況,在必要時機介入,另一方面,鼓勵學生詢問困難問題或者提出質疑,并且監督課堂秩序,防止探討主題的偏離。教師在學生闡述結束之后,應當優化類比,總結出一般結論。在學生自學之后,對于學生可以掌握的知識內容,可以重點講解,不必重復,對于數學書面知識淺顯需要拓展深度的內容,教師應當相應的進行細述和補充,針對學生產生誤導的知識,教師就要分析產生誤解的原因,并且及時矯正,力圖重新構建學生腦海中的知識體系。
按照分層遞進的原則。為了防止后進生和中等生出現只是學習卻沒有理解貫通的問題,應當對數學的綜合練習題進行分層設計。綜合習題可以分為a、b、c 三組,主要包括選做的題和必做的題。必做的綜合題主要是對本節課的基本知識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考察,進行雙基訓練,要求各層次的學生都需要完成,以幫助學生對數學綜合習題的基礎知識進行鞏固練習,促進解題效率的提高。選做習題則可以選擇高考、基礎拓展的習題,其目的是為了培養高三學生運用知識的綜合能力、舉一反三的能力和思維的邏輯發散能力。對于處于中級或者高級的優秀學生而言,數學教師除了要求學生完成基礎知識練習之外,還應當選取具備拓展性、挑戰性以及綜合性的典型題目。根據練習的表現反饋,教師應當進行分層次的評價活動。對于后進生而言,教師要有一定的包容心,尋找他們表現的進步之處,幫助后進生破除自卑的心理障礙,樹立學好高三數學綜合題的信心。對于中等生而言,教師應當帶領學生找到正確的數學學習方向。對于優異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進行競爭機制的選拔,提出嚴要求和高標準,鼓勵學生表達自身個性,明確數學學習目標,盡力向更高水平邁進。
根據數學教師在課堂中所得到的反饋信息,教師可以進行分層次的輔導。對于后進生來說,教師需要先將疑難問題進行診斷,然后實施補救措施,尤其是對缺乏認知能力的學生而言,數學教師更應當孜孜不倦,力求讓學生的心理障礙得以消除,針對數學綜合題中所涉及的基礎知識技能出發,注重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而對于那些敢于表達自身看法并且學習成績較為突出的學生來說。教師應當因勢利導,判斷學生的要求是否具備合理性,如果具備則盡量滿足,當條件符合要求的時候,教師可以指引學生創建數學活動小組,培養這部分學生成為善思考、樂助人的優秀學生,并且借此幫助低級和中級層次的學生向更高層級出發,以促進分層地級教學法作用的落實。
總而言之,在高三數學綜合題教學中,分層遞進教學法的應用成效顯著。因此,在教師進行實際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不斷促進分層遞進教學法的落實,讓數學教學效果更佳。學生也要正確認知自身實力,積極支持和配合教師的工作,促進數學教學課堂整體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