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學院,江西 新余 338004)
隨著改革開放程度的不斷加深,我國經濟出現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精彩局面,這一局面也帶動了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群體加入到創新創業的潮流中。大學生面對社會僅憑自己有限的知識和經驗開展創新創業活動難免會遇到一些瓶頸,這就需要教學工作在學生走出校門之前就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培養,從而能夠幫助學生形成對創新創業活動的認識,更好地幫助大學生實現創新創業,擁有自己的事業。
現代社會已經進入了信息化社會,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創新創業活動的體現方式和內容已經越來越顛覆人們的想象,于是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大膽創新,競相創業,然而創新創業活動并非一帆風順,也并不是一定都能成功,大學生群體社會實踐經驗不足,缺乏對創新創業活動的科學認識,導致在創新創業活動中遇到一些挫折,阻礙創新創業活動的有效開展。
創新創業活動的開展需要創業者具備勇于開拓創新的精神和較為全面的綜合知識,這對大學生創業者的能力素質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當前教學中偏重對于學生理論知識的培養,缺少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關注和培養,導致學生缺乏在實踐創業中一些必備的能力素質,從而影響創新創業活動的開展。
新時期大學生開展創新創業活動難以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缺少外部的支持和幫助,大學生初入社會,資金、技術等一些方面的基礎并不完備,而當前政府和高效對創業項目的資金投入傾向于擁有一定基礎、項目較為成熟的企業和個人,大學生創業群體缺乏足夠的外部支持。
目前大學生創業群體對于創新創業的認識普遍不高,很多大學生認為只要有想法、有膽量就有很大的機率創業成功,實現事業成功。然而大學生創業群體對于創新創業當中許多的陷阱沒有正確的認識和科學的預防措施,導致很多創業者在應對這些問題時手足無措,最后慘淡收場。教師應為大學生提供良好的創新創業指導和幫助,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認識創新創業活動,首先要讓大學生明白創新創業活動對于個人發展的意義,幫助學生科學地認識創新創業活動。只有先建立起對創新創業活動的科學認識,用科學合理的方法指導實踐活動,大學生在開展創新創業活動時才能做到既不盲目自負也不畏首畏尾,科學合理地展開人生事業。
大學生群體由于缺乏社會經驗,難以滿足創新創業活動對于創業者能力素質的要求,在開展創新創業活動中,學生普遍感覺工作困難生活辛苦,創新創業活動進展較為困難。教學工作應針對大學生群體創業活動中能力不足的一些表現,在學生時代就對學生進行有針對地培養,彌補學生的一些短板。例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多參加一些創新創業有關的比賽,拓展視野;還可以鼓勵學生參加一些兼職,培養社會工作經驗;組織學生學習一些典型的創新創業案例,讓學生明白創新創業活動需要具備的能力素質。只有經過一些參加與創新創業相關的實踐活動,才能有效地幫助學生培養創新創業能力,實現人生事業的成功。
當前社會環境創新創業活動非常普遍,政府、企業和學校對于創新活動也都相當重視,對于創新活動的資金、技術支持的較為全面,但是對于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卻缺乏足夠的支持,導致大學生創業群體在實踐創業活動中面臨一些現實困難,比如資金申請困難、技術指導缺乏等現象。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當積極聯系多方力量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提供良好的幫助和支持,發揮學校橋梁和紐帶作用,為學生開展創新創業活動當牽線人,積極幫助學生聯系一些行業協會、企業為學生開展創新創業活動提供一些創新創業的平臺,形成政府、企業和學校共同幫助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良好社會氛圍,幫助大學生群體實現創業的成功。
當前,我國經濟出現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精彩局面,這也為大學生群體實現創新創業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社會大環境,教學工作應當抓住這一社會環境的特點,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創新創業指導,引導學生形成科學的創新創業觀念,培養學生優秀的創新創業能力,積極為學生開展創新創業活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幫助學生實現創新創業的成功,實現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