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遼寧 錦州 121000)
高校教育不同于中學教育,其在理論知識教育基礎上強化了專業知識教育,職業化特征更明顯。高校教育改革的最終目的是為社會輸出更多的專業性人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高校承擔著重要的社會責任,而高校實訓室的建設能夠強化專業教育,使其與社會緊密貼合,實現企業人才的持續供給。
信息化背景下,相關部門對高校實訓室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實現實訓室的信息化建設與管理。該舉措從一定程度上將多種管理資源集中起來,為管理者科學決策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依據。實訓室信息化建設旨在傳統理論教學基礎上為學生創造相對開放的實訓場所,注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最大限度上節約教學時間,實現短期內理論與實踐的高效整合。同時,該舉措還能拉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實現零距離溝通,及時解決學生的專業困惑。
高校實訓室的主要任務為保管各類教學用具、教師教學資料、準確記錄各個專業實驗課程的耗材、整理高校發展過程中擬定的各項規章制度等,從其管理內容來看,涉及的范圍比較廣,如管理者在管理過程中未科學整理這些項目,容易遺漏某項工作,不利于完善高校管理體系。從其管理方式來看,傳統管理方式多為人工管理,檔案記錄方面多以文本資料為主,置于檔案室中保存,雖然從一定程度上整合了各項資源,但后續資料變更難度大,而且還會加大管理者的工作量。信息化背景下,實訓室管理者的工作負擔大大減輕,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多種數據處理手段,將各項管理資源整合起來。管理人員在搜索引擎中輸入關鍵詞,與詞條相關的文件均在短時間內在頁面上呈現出來,方便快捷,極大程度上縮短了資料整合時間。因此,高校在實訓室管理過程中,應將信息技術作為主要應用技術,在此技術上優化實訓室管理模式,加快高校教育改革的進程。現階段高校實訓室信息化建設與管理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實現。
基于信息技術的實訓室信息化系統的總體設計需進行系統性的分析,首先要選擇合適的網絡計算模式,能夠根據系統要求準確計算各個模塊的彈性需求,實現管理的高效銜接。本次設計采用的網絡計算模式為B/S,該模式與其他計算模式不同,其靈活性更強,且能準確計算系統中各個項目的彈性需求,做出適應性調整。從其應用情況來看,該模式能夠準確分析實訓室信息管理過程中的硬件系統的問題,并生成相應的工作參數,能夠為后續管理過程中硬件系統管理提供有價值的管理依據。此外,該模式還有效擴展了系統的存儲空間,能夠根據實際需求自動調整各個項目的存儲空間,為重要項目保留一定空間,實現空間管理的最優化。其次,相關部門要構建專門的程序架構,本次設計架構構建基于ASP 技術。為了進一步優化系統管理,提高其信息化水平,相關部門還建設了服務平臺,該服務平臺的建設基礎為SQL,相比于其他技術靈活性更強。整個系統在網絡計算模式及程序構架的作用下正常運行,各個程序之間相互配合,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務后由服務器反饋最終結果,極大程度上提高了信息傳輸效率,對于今后系統優化有重要作用。
實訓室信息系統是由多個模塊組成的,整個系統的正常運行建立在各個模塊正常工作的基礎上,因此,優化模塊設計尤為重要。目前來看,實訓室信息系統建設過程中需要完善六個模塊設計。第一,通知管理模塊,實訓室發布一些重要通知需要借助這一模塊完成,同時還能統計信息的接受情況,對于后續管理有重要作用。第二,工作人員檔案管理模塊,實訓室需對員工信息進行整合,為其建立個人檔案,同時還要記錄員工在職表現及獎懲情況。第三,工作交接模塊,相關人員要做好實訓室內各種教學資源的分配的記錄,各部門負責人要做好交接工作,實現各項資源的最優化配置。第四,財務管理模塊,實訓室各項器材的流入及流出均要做相關的財務報表,同時還要記錄各種設備的管理費用等,使資金走向更加明確。第五,非固定資產綜合管理模塊,實訓室信息管理建設中,需要對非固定資產進行綜合管理,準確檢查其生產廠家,看其是否具有生產資格證,同時還要根據其使用要求使用,非固定資產借出后要做好相關登記。第六,資料下載管理模塊,實訓室的資料要實時更新,同時還要優化下載管理,方便使用者下載。
高校要加強網絡安全管理工作,及時升級殺毒軟件,及時修復系統漏洞,避免信息泄露。此外,高校還可設置訪問許可證,借閱者只有輸入登錄賬號及密碼后才可借閱,保障信息安全。
高校實訓室信息化建設管理主要從信息系統總體設計、模塊設計、安全設計三個方面入手,優化資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