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欣
(江西省撫州市南豐縣白舍鎮中心小學,江西 撫州 344000)
寫作是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創新創作,培養學生寫作的能力,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基于此,教師在教學時要從學生年齡和身心發展特點出發,采取積極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開展寫作教學,注重激發學生寫作的靈感和潛能,為學生日后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學生在小學階段,語言基礎比較薄弱,缺乏一定的社會閱歷以及生活經驗。學生為了快速應付教師布置的作業,在寫作時會采取去對網上范文進行照搬全抄,這不僅不利于學生提高寫作能力,也不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因此,教師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教師在課堂上引入課題時,要別出心裁,用自己的教學“特色”,源于教材,但不被教材所束縛,并通過多媒體的先進技術,將課文內容結合學生感興趣的事物,進行傳授,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寫作靈感。使寫作變得簡單,輕松【1】。
比如教師在講解《只有一個地球》這一課時,教師向學生闡述文章先從宇航員的角度,對地球進行的介紹,再從地球被破壞,資源被浪費等角度,呼吁人們保護環境,保護地球。與此同時,為了使學生增強對課堂的印象,運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一些相關資料。例如,我國擁有大量的水資源,但人均水資源量很小,在人類活動的迫害下,各種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的現狀的各種描述。加深學生對相關內容的理解。在完成課文的講解后,在學生對課文的知識有一定理解的前提下,讓學生以“保護環境”為主題進行寫作。更能讓學生在寫作時有思路,得到不錯的訓練效果。可見,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靈活教學,再通過教師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感到課堂不再枯燥,巧妙為學生找到寫作思路,為學生的寫作創新能力注入“催化劑”,以此激發學生寫作動機。
小學生對寫作產生抗拒情緒的主要原因,寫作素材的缺乏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小學生的寫作內容大部分都來自生活,由于小學生在不同的環境下長大,所見所聞也都是不同的,這便為其寫作創造了靈感,但由于小學生的觀察能力不夠強,在觀察時做不到仔細和周全【2】。因此,這便需要老師進行積極的引導,引導學生將生活中的點滴事物寫進作文中,比如學校的樹木,生活中的左鄰右舍的舉動,都能夠當作寫作素材。在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觀察身邊的點滴小事,并對其進行認真思考,使寫出來的作文有創新,有內涵。
比如,教師在講解《少年閏土》這一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朗讀課文,對課文有一定了解,由于文章寫的是少年事,便能夠引起學生的共鳴,但老舍的文章的年代較久遠,有些句子可能對小學生來說比較深奧難懂,學生對其便不太能領會,教師要通過人物動作語言描寫以及句子進行分析,讓學生能夠深刻理解這篇文章以及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細膩心思,文章描寫了閏土的外貌,臉型,穿著打扮為學生描繪出一個生動形象的少年形象,再通過對閏土捕鳥,揀貝殼的動作進行描寫,突出閏土的活潑能干,領會到作者對生活中的事物觀察的仔細,并借此機會讓學生通過人的外貌和動作描寫為主題進行寫作訓練。如此一來,先通過教師對課文的講解,再根據學生平時的生活積累。寫作便對學生來說變得容易,寫作給學生帶來的困擾就迎刃而解。
一篇好的文章,是通過不斷的修改,訂正寫出來的,所以在教學中積極的展開點評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能否有效地進行作文講評,關系到學生作文水平的提升,積極鼓勵性的評價,能夠使學生寫作信心倍增,讓學生正確地認識到自己寫作的好處以及不足。因此,在小學生寫作中展開點評教學,能夠使學生,更加清楚地明白如何修改作文,使寫出來的作文更飽滿,學生在得到了教師的鼓勵下,對寫作的熱情便會增加,以此達到教學目的。
比如,教師在講解《北京的春節》這一課時,讓學生先揣摩課文,通過課文對人們活動的角度和節日的風俗習慣,了解老北京春節的熱鬧景象,并開展以節日為主題的寫作訓練,讓學生從節日的習俗,活動以及節日的食物進行全方位的描寫,在批閱完作文后,從幾個方面進行評價,選出其中語言流暢,文筆優美的作文進行表揚,向學生展現應如何更好地寫出文章,對于一些有錯別字,邏輯不太通順的作文,給予鼓勵,不打壓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更好地進行寫作,可見積極展開點評教學能夠使學生發現自己的修改點,端正其寫作態度,發現語言表達的難點或是疑問,使學生產生寫作興趣。
總而言之,寫作教學不能操之過急,需要教師和學生一同努力,循序漸進,教師通過靈活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點評式教學等方面,讓學生了解如何寫作,讓學生愛上寫作,以此提升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