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東
(四川省江油市太白中學,四川 江油 621700)
地理綜合思維是地理學基本的思維方法,指學生能夠全面、系統、動態地認識地理事物和現象的思維品質和能力。地理素養是指學習者經過專門的、系統的地理課程學習之后,具備一定程度的專業地理知識、地理技能、地理區域認知、人地觀念等特有的地理思維與心理品質,能夠運用地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規律多視角、多維度、多層次思考和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地理問題及其他領域的問題,它是地理學科所特有的綜合能力與思維品質。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以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關系的學科,具有綜合性和區域性等特點,兼有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的性質,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學科。綜合性思維是在地理學習過程中經常使用的不可或缺的一種學習地理知識、解決地理問題的高效思維方式,只有綜合思維才能把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系統的整合起來,去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為適應新高考中“一核四層四翼”的具體要求,培養學生地理綜合思維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技能、地理專業知識、師德師風等個人因素對學生的地理綜合思維的培養效果影響極大。因教師有個體差異,所以教師課堂教學方法也不盡相同。有些教師上課是以自己為中心,課堂上一講到底,填鴨式地向學生灌輸知識,學生坐在下面被動的聽,還不一定能夠接受,整堂課學生很少回答問題,也未參與討論,教師一般問一些“是不是”、“對不對”等選擇性問題。在評講試題時,直接告訴學生答案,然后馬上講為什么,看似教師講的有條不紊,但這畢竟是老師自己的思維過程和成果,而非學生自己思考得出的。這樣學生的思維在課堂上是沒有運轉的,要提高綜合思維就無從談起。所以在課堂上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是否科學合理,最為關鍵。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建立“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思想意識,學生應該是課堂的主人,教師的一切教學活動的開展都是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多采用“建構主義理論”和“發現學習理論”來指導自己的教學。
地理學科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既包括自然地理環境如,氣候、地形、植被、土壤、水文、自然資源、巖石圈、生物圈、水圈、大氣圈等要素,又包括人文地理環境如,經濟、交通、政策、科技、勞動力、市場、聚落、城市、人口、工業等要素。地理環境各要素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它們之間相互影響、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決定了地理問題的分析和對人類活動的評判必須運用綜合思維。在復習過程中構建知識體系和專題復習是一個有效的途徑,例如在復習氣候時,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構建“氣候專題復習知識體系”也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的模式來呈現,也可以通過“知識框架”、“知識樹”來展現。
仔細閱讀試題中的文字材料,將文字材料中的關鍵信息標出,特別是有關時間、空間和地理事物特征等定性、定量的信息。認真讀圖表,重點關注圖名、表名、圖中的圖例、圖中的經緯線、海陸位置、各種地理事物的分布、表中數據等信息。仔細閱讀各設問,快速、準確、全面的明確考查的具體知識點,明確試題作答要求,是簡述分析還是描述概況等。注意設問中的限定性詞語,如自然原因、人為原因等。
培養知識遷移能力關鍵在于將已有知識與試題建立正確的聯系,并運用這些知識認識和說明問題。在培養該能力時要注重知識的儲備和整理,復習時既要注重知識的積累,又要理解知識的內在邏輯關系。在分析具體地理事物時,要注意地理原理的正確選擇和合理運用以及地理原理和現象的有機銜接。對于考試中經常出現的題型,要善于歸納和整理,并有針對性地構建答題模板,以提高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把與熱點問題有本質聯系的主干知識重組、糅合到一起,形成多維度分析熱點問題并具有綜合思維價值的新知識體系。
學生要有較強的歸納總結能力,首先要學會把握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地理現象是千變萬化、錯綜復雜,必須透過現象,抓住地理事物的本質,才能準確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的特征。平時學生也要多學習地理基本原理、規律的思維過程,并反復訓練才能達到闡釋的水平。其次就是注意表述技巧。答題時要點要全面,表述完整;層次分明,言簡意賅;語言規范,用詞恰當準確,特別要注意使用地理學科術語;緊扣試題要求,切忌答非所問。
考查該能力的題一般是地理高考題中的開放式試題,主要考察學生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對學生的綜合思維要求比較高。試題往往要求考生能對構成事物整體的各種因素和現象進行表述,對一種事物區別于其他事物的特征進行完整說明;能認識事物產生、演變的原理和規律,并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判斷、分析和闡釋,最終做到論證觀點和表述內容上的有機結合。在訓練學生辯證分析能力時注意觀點明確,表述清晰,在答題時首先明確自己的觀點,再將論據清晰、簡明地表達出來,邏輯要嚴密。
地理綜合思維,是地理學科四大核心素養之一。培養好地理綜合思維對學生學好地理養成良好的地理素養,具備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有著重大意義。良好的思維能力也是學生進一步掌握人地協調觀、區域認知、地理實踐這三大核心素養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