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尊鵬
(遼寧省實驗中學東戴河分校,遼寧 葫蘆島 125200)
科學技術的發展,投影設備的出現,給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很大的變化。電腦成為推動技術進步的強大動力,電腦與教學的結合產生了現代的課堂形式。多媒體課件在高中美術教學領域中的應用,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高中美術鑒賞課是以培養學生發現美、欣賞美為目的的。通過欣賞美術作品獲得知識,了解美術作品背后的故事,開闊眼界,提高審美素質和發現美的能力。枯燥的講述美術作品的信息,學生無法直觀的感受美術作品所帶來的視覺享受和畫面的沖擊力,但多媒體解決了這個難題,把大幅的美術作品真實地呈現在學生面前,這是傳統美術教學所無法比擬的。
把以前傳統枯燥的上課模式改變為生動的展示,學生會直接觀察到美術作品。這在以前的美術課堂上是實現不了的,一堂好的美術課需要準備很多的素材,而教材中的內容又很少,圖片質量也不是很高,篇幅也有局限,授課的方式主要是教師說,學生聽的那種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學生也沒有積極性。由于多媒體課件可以播放高清的圖片、視頻等,能讓學生更直觀的理解和感受美術作品,提高審美能力。運用多媒體課件能在有限的時間內給學生傳達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學效率。
多媒體課件有豐富的表現形式,可以欣賞、講授、示范等,圖文并茂、生動直觀,符合高中生心理需求,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學生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官的綜合運用,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引導加上學生的參與,使教與學都得到充分發揮。
美術課中有很多名作和一些背景資料需要學生欣賞,書上的圖片無法滿足教學需求。
現在的教學過程中,多媒體已經非常普及并給課堂教學注入了活力。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多媒體課件的運用也存在一些問題,如不及時解決,會嚴重影響教學的質量,主要有三點:
多媒體課件展示的內容豐富,信息量大,操作方便,這是多媒體課件的優點,但是,課件只能是教學的一種手段,不是課堂的全部。精美的課件的確吸引人,但教學過程完全用課件代替,就沒有了互動,減少課堂上師生對話,學生變成被動接受者。
在教學中學生是主體,教師主導。多媒體只是一種為了彌補不足,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的手段,使用課件是為了實現教學目的。在用課件教學時,要始終牢記課件只是教學的輔助手段,并不是課堂的全部,不能過度的依賴課件,那樣教師就被多媒體束縛住了。
傳統教學有些地方還是有些優勢的,不能完全被課件取代。課件只是輔助工具,是對教學的輔助。板書可以調節課堂節奏,還能加深師生的交流。課件只有適當的使用,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課件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有利有弊,我們應該有所取舍,發揮多媒體的優勢,把不利變有利。針對不利因素提出幾點:
第一,在教學前,老師要根據本節課的需要準備課件內容不能貪多,要精。
1.寫教學設計。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
2.準備資料。選擇適當的資料,可以在互聯網上收集。
3.制作課件。根據教學設計的實際需要制作課件。
4.使用預覽。制作完成后,教師要結合實際進行預演,熟練應用。
第二,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搭建互動平臺。教學是在學生和教師的互動過程中進行。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交流,感情反饋,完成整個教學過程,實現教學目標。高中美術教學要實現老師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生主動參與,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在教學中用多媒體營造輕松的氣氛,學生心情得以放松,才能以專注的熱情投入到課堂當中。
第三,美術教學不能局限于課堂,給學生親身體驗的機會。可以把博物館、美術館作為美術教學的擴展課堂。讓學生感受體積感、現場感,使所有的感官都能參與進來。視覺藝術中很多作品不光是用眼睛來欣賞的。高中美術課的教學還在摸索之中,素質教育對高中美術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課件的出現,以獨特優勢進入課堂,使得教學質量提高,提高教學效果,作為美術教學的理想工具被使用。綜上所述,多媒體技術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它不僅能提高教學質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提高了教師的工作效率。因此,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必將越來越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