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毅婷
(云南昆明安寧中學太平學校,云南 昆明 650301)
隨著社會的發展,新課程標準高中語文教學有了新的期待。在以往教學中,高中語文教師會讓學生將大部分精力放在背誦詩歌上,很少讓學生深入理解、領悟古典詩歌的內涵。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應將古典詩歌的人文精神展現出來,引導學生對詩歌內容進行更深的理解,從而提升他們的審美水平和對詩歌的鑒賞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的古典詩歌教學模式也應從以往的“黑板+教材”轉變為“多元化教學”。教師利用此方式進行一段時間教學后,可明顯發現學生對古典詩詞的理解能力、學習興趣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由此可見,轉變教學模式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學習古典詩歌的質量。例如,教師在教授《采薇》時,若利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一般是教師先帶領學生讀一遍詩歌,而后對詩歌中的詞句進行講解,最后讓學生對詩歌進行背誦。在此過程中,學生的主動學習欲望難以得到激發,將嚴重減低學生的學習效率。為轉變此情況,教師需盡可能讓教學過程生動起來,將學生學習主動性徹底激發出來。筆者在進行此部分教學時,為學生組織了一場名為“采薇故事”的活動。在活動前,教師可先將學生分組,而后讓他們深入分析詩歌內容,找到本組想要表達的重點,然后設計一個小故事。學生通過此活動,更能深入理解采薇作者的思想情感,也在無形中將教師的授課質量提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
詩人在創作古典詩歌的時候,特別講究煉字。因此,教師在教授學生古典詩歌時,應花費一些時間帶領學生品讀詩歌中的詞句,并借此培養學生樹立“品字”意識,從而讓他們能從詩歌中獲取更多的精神能量。例如,教師在進行《念奴嬌·赤壁懷古》的教學時,可從詩歌中選出幾個字讓學生重點分析、體會,比如:亂、驚、拍等字,借此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赤壁之險,進而從側面突出周瑜之勇。學生除了要細品詞句,還多花些時間誦讀古典詩詞。誦讀對于古典詩歌教學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學生通過誦讀優秀的詩歌作品,能夠更好地體會詩歌中的韻律之美,從而在無形中加強自己與詩歌作者的情感交流。為提升學生誦讀質量,教師可經常為學生舉辦一些誦讀比賽。例如,筆者在端午節左右舉辦了一場名為“愛我中華”的古典詩歌誦讀比賽。在比賽前,我給了學生幾天時間,讓他們通過網絡等渠道搜集一些有關家國情懷的詩歌,并在比賽中誦讀這些詩歌作品。比賽中,教師應重點關注學生誦讀時對詩歌節奏的把控、韻律的體現,并以此為標準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在比賽后,教師可針對學生在誦讀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評價,借此提升學生的誦讀水平,為他們今后的古典詩歌學習鋪平道路。由此可見,學生若能深入領會詩歌中的詞句含義,并感受到古典詩歌的韻律之美,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自身學習古典詩歌的效率。
好的讀詩環境對學生學習詩歌有很大影響。基于此,教師可嘗試將信息技術與詩歌教學結合,借此豐富詩歌教學手段,給學生搭建一個優質的讀詩環境。在教學中,教師可將教材內詩歌作為基礎,利用網絡搜尋相關的詩歌,并將這些詩歌呈現給學生。利用此種方式,可有效擴充學生的詩詞儲備,有利于他們更好地理解詩歌內涵。此外,教師還可利用多媒體開展詩歌教學。例如,筆者在進行《歸園田居·其一》的教學時,首先在網絡上搜尋了一些中國田園風光的視頻、圖片,而后將這些影音資料在詩歌教學中呈現給學生。利用此方式,我讓城里長大的孩子見識到了田園生活的風光,這對他們理解陶淵明的心境有非常大的幫助,同時,也能在無形中將學生學習古典詩歌的興趣激發到新的高度。由此可見,豐富的教學手段能幫教師構建出優質的讀詩情境,這些情境能在很大程度上幫學生理解詩人的思想情感,這些對與學生學習詩歌有難以替代的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古典詩歌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粹,教師應盡力提升古典詩歌教學的質量。在新課程背景下,轉變教學思路、優化教學手段是每位教師都應重點關注的工作內容。此外,教師應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手段,還需積極引導學生誦讀古典詩歌,這樣對提升古典詩歌教學水平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