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敏
(江西贛州上猶縣城區幼兒園,江西 贛州 341200)
幼兒對心理健康教育并不了解,但是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態會因為家庭、父母、小伙伴等等,在不經意間發生較大的變化。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幫助幼兒合理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加強情感上的宣泄,在個人學習和成長過程中,能夠對人和事的看待稍微理性一些,減少負面情緒對自身的思維影響。
幼兒成長速度不斷加快,同時在心理成熟度方面表現較高。本世紀幼兒的一大特點在于他們接觸的社會、物質條件等非常先進,所以在認知能力的提升過程中,要比上世紀幼兒更加優秀。但是,伴隨著認知能力快速加強,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難度也不斷提升,因為幼兒懂得很多,所以自己的思想不受控制,容易出現一些錯誤的想法,造成心理健康問題。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引導幼兒在想法上保持樂觀、積極,獲得快樂、健康的成長。心理健康的干預過程中,一定不要強制性的干預,幼兒階段遭受到強制性束縛以后,容易造成心理陰影。某幼兒園執行輕度軍事化管理,對幼兒作息嚴格規范,導致幼兒的活潑程度非常低,同時缺少歡聲笑語,被政府部門勒令嚴格整頓,讓幼兒回家休息,重新融入到其他歡樂的氛圍當中,經過6個多月的努力,才讓幼兒開啟了歡聲笑語的生活模式。心理健康的引導過程中,對幼兒多加肯定、多加鼓勵,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實現長期引導的積極性目標。
目前,國家教育部門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關注度非常高,通過活動的方式來完成比較容易讓幼兒接受,而且在教育的過程中可以實現不知不覺的效果。某幼兒園在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動方面,每月抽出1個星期來設計活動。7天以內對幼兒的心理進行統計和分析,并落實科學的干預。第1天進行幼兒心態的統計和記錄;第2--4天進行不同的活動落實,包括游戲活動、體育活動、知識學習活動、競技比拼活動來完成;第5--6天進行心理上的疏導,通過室內講故事分享、室外演講鍛煉來完成;第7天進行回顧性分析,讓幼兒有一個身心舒緩的過程,給予幼兒較多的自由時間。7天的連續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目的在于讓幼兒無暇思考錯誤的想法,減少負性情緒的影響,同時在最后1天進行身心放松,讓幼兒的活動神經放松,實現身心健康的提升。
幼兒成長過程中,有些心態的變化并不容易察覺,需要對幼兒高度的關注。調研過程中,發現幼兒受到教育環境的影響較大,此時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環境上不斷地加強。幼兒園內部的環境塑造過程中,傳統的措施是直接進行設計和施工,讓幼兒來獲得較好的身心體驗。某幼兒園反其道而行,在擁有足夠的框架主體以后,針對墻面的涂鴉、設備的安置、玩具的整理等,全部通過幼兒和家長的共同協調來完成。墻面涂鴉采用綠色施工材料,無污染、無異味,家長與幼兒有自己的專屬涂畫區域,共同完成涂鴉后進行合影留念,讓幼兒感受到家庭的關懷和自己的進步;設備安置過程中進行幼兒男女分工完成,實現幼兒相互幫助,提高他們承擔責任的能力,看到自己的成果以后,幼兒露出了歡樂的笑臉,同時對家長分享的時候非常開心。通過幼兒自己動手來塑造一個心理健康教育環境,能夠在幼兒的內心保留較大的凈土,引導他們去健康、快樂地成長。
幼兒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通過家庭、幼兒園、社會多方面的干預,能夠讓幼兒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擁有不同的體驗。某幼兒園在組建教育框架的過程中,通過家庭來增加溫暖和關懷,讓幼兒擁有一個避風的港灣;通過幼兒園的教育和指導,讓幼兒擁有較多的小伙伴關懷,能夠共同快樂地成長,留下美好的記憶;通過社會方面的一些參觀、學習,讓幼兒在眼界上不斷地拓寬,尤其是海洋館、動物園、博覽館的參觀和游覽,可以讓他們敞開心扉的去歡笑和探究,從而在心理健康程度上始終保持在較高的狀態,這對于他們的長久發展具有不錯的效果。
我國在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一直保持高度的關注,通過采取多元化的措施、方法,能夠在教育的可靠性方面進一步提升,針對幼兒的健康成長,提供了不錯的效果,對于一些社會問題的解決做出了較大的貢獻。但是,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和理念,依然要跟隨時代的發展進行不斷創新,尤其是在教育引導、教育干預的過程中,要對幼兒的想法按照順勢引導的方式來完成,減少引導過程中所造成的一些錯誤解讀,讓幼兒保持健康、活潑的同時,可以在生活體驗和小伙伴的交往過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提高個人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