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蘭
(江西省贛州市上猶縣城區幼兒園,江西 贛州 341200)
良好的生活習慣對保持健康十分有必要,有時候人們就因為自已不經意的舉動就可能感染病毒而生病,許多疾病就是因為糟糕的衛生習慣所導致。幼兒園是一個人口密集的活動場所,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差、抵抗力低分容易生病,所以在幼兒剛入園時培養他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十分重要。
習慣是指在長時間內養成不容易改變的一種思想與行為方式。習慣的養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幼兒園培養幼兒們養成良好的衛生有一定的優勢,首先,幼兒園中有老師可以對孩子們進行較為嚴格的教育,老師不同于家長,在幼兒心中老師是一個比較嚴肅的詞語,有時候孩子可能不聽家長的話,但是會聽老師的話。其次,幼兒園中有很多的小伙伴,相比于在家的“獨寵”,在幼兒園中孩子就喜歡和周圍的伙伴做相同的事情。
在幼兒園中老師要交給幼兒們生活衛生習慣有哪些?在幼兒期間要掌握的衛生習慣有以下四個方面:衛生習慣;飲食習慣;自理能力;生活習慣。良好的衛生習慣主要包括:洗手洗臉,每天刷牙兩次,玩玩具前后、吃飯前后都要洗手,勤換衣服等,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可以保證我們的遠離病毒健康成長;良好的飲食習慣有:不挑食、多吃蔬菜水果、不與他人用同一個餐具吃飯喝水等;自理能力有:自己整理自己的玩具書籍,上學的時候自己整理書包,不亂扔亂放物品等;良好的生活習慣有:控制每天看電視的時間,按時起床睡覺,定時聽故事等。幼兒的年齡決定了他們的自理能力較差所以老師要向他們表達清楚哪些是良好的行為。良好的習慣不僅可以讓他們遠離疾病、健康成長,還可以為他們以后的工作與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多數小孩子做事情就是“三分鐘熱度”,可能今天說要堅持養成好習慣,明天就忘了老師說過什么,所以在幼兒習慣養成階段,老師不要簡化過程,對于一些內容需要多次強調,督促他們養成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老師不能對幼兒進行處罰,要實行鼓勵教育。首先就是要制定相應原則,并且要堅持原則。幼兒們的身心發育不成熟,有時候會受情緒的影響而放棄已經培養了很長時間的習慣,養成一個好的習慣往往是一件困難的事情,這時候老師就要讓幼兒們堅持下去,可以在一些物品周圍貼上一些圖畫提醒他們,比如說:在食堂中貼上一個洗手的圖畫,在水杯放置處貼上一個喝水的圖片,圖片上也可以配上一些文字內容,時刻提醒幼兒們堅持好的習慣。在堅持一段時間后幼兒們可能就會進入一個階段——開始反彈,重回舊的階段,這個時候老師就要給幼兒們一些鼓勵,鼓勵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幼兒們堅持好習慣的積極性。表揚一下近一周之中變現最好的幾個孩子,獎勵不一定很是很貴的獎品,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小紅花在幼兒們眼中都十分珍貴,還可以在文化墻中寫上表現優秀的幼兒們名字,有條件的情況下還可以在文化墻上貼上他們洗手,收拾東西的照片。制定規則的獎勵機制不僅是為了約束幼兒,最重要的就是幫助他們養成生活衛生這個好習慣。并且不僅僅是小班這樣要求,在中班、大班有不想遵守幼兒也要提醒他們,幫助其保持好的習慣。
幼兒的行為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如果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不統一,那么幼兒在習慣養成就會非常困難,尤其是小班的孩子,他們年齡較小和父母、老師溝通起來有些困難,所以說,統一的觀點、統一的環境對孩子的成長十分重要。
規則大部分由老師制定,之后發到各個家長手中,家長可以根據自己家的情況對老師制定的規則稍微進行改動。老師和家長的合作不僅給幼兒們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還可以對幼兒起到監督的作用。老師可以通過微信等軟件告訴家長孩子們今天在幼兒園中學習了哪些衛生要求,在家中家長們就可以幫助幼兒們實施。比如說:老師告訴孩子們在吃飯前要洗手,這是一個好習慣,家長們在吃飯時就可以觀察幼兒們是否在飯前洗手,如果沒有要進行提醒。在家中幼兒們一些好的行為,比如說:水灑到地上了,孩子用紙擦地上的水,家長們可以錄成視頻發給老師,老師也要通過幼兒們在家的表現對幼兒們提出表揚。老師也可以通過一些動畫片給幼兒們講一些道理,就像是動畫片中的主人公挑食,之后可能就生病了要吃藥還要打針,來告訴幼兒們不能挑食等。統一的環境影響,有利于幼兒們習慣的養成。
結論:一個壞習慣的形成往往就是一瞬間的事情,但是一個好習慣的形成是一場持久戰,要打敗懶惰,打敗恐懼。在培養生活衛生習慣的時候老師們不能放棄,要有耐心的引導幼兒們,用獎勵的方法培養幼兒們的積極性,通過與家長的合作為幼兒們創造一個好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