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園園
(樟樹第三中學,江西 宜春 331200)
在課改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有很多新型教學方式的出現,并且應用到教學中后也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也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教學方式,在初中生物課堂的應用讓生物教學的方法得到了改善,這種改善后的教學方式也讓學生更喜歡生物的學習,還能讓學生得到學習方式的改變,將學生從傳統的被動式學習,轉變成自主探究學習,這樣的教學形式也更符合課程改革的要求,同時也能夠實現初中生物的高效教學。
在初中階段,學生對學習的需求非常高,學生不僅僅是要學會簡單的生物知識,同時學生也要得到學習方法的更新,得到學習能力的培養,這樣才能夠達到學生生物學習的目的。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中,學生能夠自主地對生物知識進行探究和學習,對于自己不理解的問題可以和同學之間一起合作探究,學生在相互合作的過程中實現自身學習能力的提升,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初中生物知識,而且還能夠讓學生有可以做的事情,讓學生在初中生物的課堂上收獲到更多的知識,讓學生不僅得到綜合能力的提升,同時還能讓學生實現高效的學習。
教師在課堂上有效的利用問題進行引導學生,向學生提問,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加入到課堂的學習中,將提問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激發學生對知識探究的欲望,讓學生喜歡上對生物知識的探究和學習。所以,初中生物教師應該利用好提問的重要作用,將教學中的重難點內容讓學生利用自己的思維以及學習能力進行探究,所以教師也應該結合課堂教學的內容,精心的設計高質量的課堂提問問題,讓學生在小組合作探究中激發自己的思維,實現高效的知識學習和問題探究。例如,教師在《食物》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教材以及自己生活中的經驗,以小組為單位探究問題,教師提問的問題可以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和總結教材內容。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思考:食物中含有哪些營養物質?不同食物含有營養物質的種類以及數量是否相同?在教師提出問題后學生就會以問題為中心進行探討總結,在學生的不斷探究過程中得到問題的答案。教師在初中生物的教學中,精心設計課堂上的問題,利用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學生生物學習的興趣也會更高。
小組合作學習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的教學主體地位更加的突出,還能給初中生物課堂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下完成生物知識的學習和探究。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讓學生之間合作學習,在交流互動中實現對知識的探究,讓初中生物課堂更加活躍,給學生創建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例如,教師在《無性生殖》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探究嫁接過程中能夠保證植物成活的關鍵是什么?扦插應該怎樣處理?怎樣才能提高扦插的成活率?之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針對問題進行討論,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都會沉浸在討論的環境中,此時初中生物課堂的氛圍也會非常好,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生也會更愿意學習,這樣初中生物課堂的活力也會更高,學生也能夠實現高效的學習。
生物也是實驗性較強的學科,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更好地體會生物知識,了解生物知識的內涵。所以重視對學生的生物實驗教學,也是初中生物教學中比較重要的內容。初中生物教師要轉變自己的教學思維,不僅要重視理論知識的教學,還要重視實踐的教學,兩者相配合實施教學,讓學生能夠在實驗中了解生物知識,讓學生自主進行實驗的探究,培養學生良好的探究學習精神。例如,教師在《觀察種子的結構》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兩種植物的種子,讓學生進行對比觀察,看看兩個種子的相同點以及不同點。在學生觀察前,教師首先應該給學生演示,讓學生掌握觀察種子的方法,之后再讓學生自己進行實驗操作觀察,在觀察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種子的不同結構,以及每個結構相對應的功能,幫助學生實現對知識的更深入學習,讓學生在實驗中獲得生物知識。
小組合作學習是在教學中是一種可以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程度,引發學生思維,讓學生積極思考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創建良好的課堂氛圍,也能夠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讓學生在探究實踐中完成生物知識的學習,讓學生得到知識與技能的共同提升,促進學生更好的學習生物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