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培鑫
(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龍布鎮初級中學,江西 贛州 342100)
唯有不斷更新數學教學方法,初中數學教師才能適應課程改革的步伐,打造教學效率更高、教學質量更佳的數學課堂。對此,教師應轉變自身教學理念,確立“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要認識到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個體間差異,注重在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索數學的熱情,調動學生圍繞數學問題展開獨立思考和動手實踐的興趣,從而切實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
學生主體性原則要求初中數學教師突破單向“灌輸式”教學模式下學生地位極其被動的局限性,認識到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并采取有效手段充分發揮其主體性作用,促使學生以積極主動的心態參與數學課堂教學,從而為數學課堂注入活力,切實增強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為落實學生主體性原則,初中數學教師應著力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索數學的熱情,重視加強課堂互動,以提升學生的課堂主人翁意識。
尊重差異性原則要求初中數學教師看到學生個體間在數學實際水平、數學學習能力、對于數學科目的興趣、對于數學學習的情感態度及個人性格特征、興趣愛好等各方面的差異,改變過去“一刀切”的教學方式,為不同的學生設置異質化教學目標、采取異質化教學措施,使數學教學更具針對性,從而推動全體學生數學綜合應用能力的提高。
要想實現高效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教師首先必須有效培養學生對于數學學科的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課堂教學,以此落實學生主體性原則,并達成改善課堂教學效率的目標[3]。為了有效激發學生的課堂主體意識,教師應從學生的興趣出發,注重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數學課堂氛圍,或者根據具體數學教學內容,為學生編創趣味性數學游戲,讓學生在參與數學游戲的過程中接受數學知識,提升數學素養。除此之外,初中數學教師還可以在教學中引入數學發展歷史中的趣味故事,以吸引學生注意力,幫助學生迅速進入課堂學習狀態。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數學“勾股定理”這一章節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引入“畢達哥拉斯數”這一數學史故事,向學生介紹“畢達哥拉斯數”發現的過程及其與勾股定理之間的關系,并為學生展示畢達哥拉斯根據勾股定理所畫出的“畢達哥拉斯樹”,從而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并加深學生對于勾股定理及其反映出的數形結合這一數學思想的理解。
問題是思考的起點,初中數學教師要通過對目標教學內容進行全面分析、有機提煉,并結合分析提煉結果向學生提出若干數學問題,以促使學生展開獨立思考,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數學自主學習能力。隨后,教師悉心聆聽學生所給出的思考結論,給予其針對性建議,這樣能夠有效加強師生互動,改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收獲成就感與自信心。而有效應用問題教學法實現數學課堂高效教學的關鍵在于合理設計數學問題,為此教師應認真分析數學教材,形成對教材內容的全面把握,從而對學生提出具有開放性和探究意味的數學問題。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數學“數據的描述”這一章節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在仔細分析教材內容后向學生提出以下教學問題,引導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閱讀教材、展開數學思考:①你認為將數據整理成統計圖表有什么意義?相較于直接給出數據,使用統計圖表具有哪些優勢?②你認為條形圖、扇形圖、直方圖和折線圖這四種不同的統計圖表分別具有什么特征和優勢?在使用不同的統計圖表描述數據時,分別有哪些注意事項?③在實際數學運用中,應依據怎樣的標準選擇使用統計圖表?請圍繞不同統計圖表的具體特征,分別舉出一例說明每種圖表的適用場景。
分層教學是對尊重差異性原則的具體實踐,這一方法要求教師根據學生在各方面的差異將學生分成若干層級,然后再根據不同層級的特征開展針對性教學[4]。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過往數學測試中所取得的成績初步對學生進行分層,如將最近三次數學測試平均分均在85分及以上的學生分入A層,將三次數學測試平均分在70~84分(包括70分)的學生分入B層,將三次數學測試平均分在70分以下的學生分入C層,再結合學生的數學課堂表現及其他方面信息對分層進行靈活調整。完成分層之后,教師可以將不同層級的學生進行搭配,以建立成員間具有差異性的數學學習小組,強化學生間的交流合作,使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數學主題探究,并推動數學水平較高、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帶動數學水平相對較差、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取得進步。例如,在進行人教版九年級下冊數學“銳角三角函數”這一章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在分層和分組完成之后,組織學生開展“運用銳角三角函數和相似三角形相關知識計算房屋高度”的活動,推動數學水平處于不同層級的學生在小組中共同就測量方案進行探討,通過合理的分工與協作,自主完成相關數據測量和數學計算,并記錄本組的實際測量結果與計算步驟,再對比計算結果與房屋真實高度之間的差距,分析誤差產生的原因,以此切實增強學生對于相似三角形“對應邊成比例”這一性質的理解和對于解三角形方法的應用。
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師只有讓數學課堂的每一分鐘都成為有效教學時間,實現數學課堂高效教學,才能切實達成提高學生綜合數學應用能力的教學目標。為此,教師必須遵循學生主體性原則、尊重差異性原則、直觀生動性原則及創新實踐性原則,通過綜合運用興趣教學、問題教學、分層教學、情境教學及實踐教學的策略,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將學生還原為數學課堂的主體,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真正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