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玉琴
(江西省樟樹市義成鎮淖港小學,江西 樟樹 331200)
傳統教育模式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教師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為學生灌輸大量語文知識,完全忽視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學生被動學習,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嚴重束縛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不利于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合作學習模式被廣泛運用于語文課堂,該種教學模式尊重學生課堂主體地位,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促進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有效開展。
小學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的實施,要求教師要全面結合學生的特點和教材內容,根據實際情況采用靈活方式先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合作學習環境,在良好的環境中促進學生間積極合作學習,從而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學生在良好合作環境的帶動下,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學習“望廬山瀑布”這節內容時,為了加深學生對古詩的理解和認識,可以采用合作學習模式,引導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互幫互助,在小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完成學習任務,準確掌握古詩中的生字、生詞,小組成員共同自主學習,學生們可以在小組內通過教材、查閱資料等方式,了解古詩的寫作背景、作者信息等,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合作學習環境,從而通過合作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點,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發揮合作學習模式在語文課堂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
在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要認識到學生間的個體差異性,不同學生的性格、基礎、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在語文合作學習開展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習能力等因素對學生進行分組,確保各合作學習小組能力的均衡,每個學習小組由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共同組成,這樣學生們在合作學習中才能互幫互助,共同進步和發展。在小組合作學習活動開展前,教師要明確小組責任分工,精心設計合作問題,在問題的引導下,使學生順利開展合作學習。如在學習“日月潭”這節內容時,在開展合作學習中,教師要根據學生能力水平進行分組,確保小組內學生能力水平均衡,并使優等生清楚自己在小組中承擔的責任,幫助后進生學習,在小組成員互幫互助下,共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又如在學習“晏子使楚”這節內容時,為了促進合作學習有效開展,教師要精心設計合作問題,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合作。在課堂教學中筆者提出以下幾個問題,以此提高合作學習氛圍的活躍度。問題一:多讀幾篇晏子的話,仔細揣摩晏子是使用什么方法回擊秦王侮辱的;問題二:在小組內部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發現,并將別人給出的獨特發現記下來;問題三:讀完這篇內容,你認為晏子是怎樣的人,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運用晏子的說話技巧維護國家的尊嚴嗎?在合作學習中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品味晏子的愛國品質,深化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
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不能只停留在簡單的說教,而要積極引入新的教學方法,突出學生課堂主體地位,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構建高質量語文課堂,使學生在語文課堂中收獲更多。基于此,采用合作學習模式有利于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的創新,突出學生課堂主體地位,通過交流、互動、合作,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和能力。例如在學習“麻雀”這節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進行小組分工合作,分角色演繹課文情節,在角色表演中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更好感受課文內容情節,使學生生動的演繹文本中的角色,在這一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長,使學生的多重感官參與到合作學習中,從而更好地感受文本情節。在學生角色演繹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這是一只怎樣的老麻雀,然后通過小組討論表達自己的觀點,實現高效小組合作學習。通過開展合作學習能夠給學生帶來全新的學習體驗,有效提高了小學語文教學效率,促進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
多媒體技術具有其自身的優勢,將其運用到小學語文合作學習中,能夠有效提高合作學習效果,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促進語文教學活動高效開展。例如在學習“大青樹下的小學”這部分內容時,便可以采用多媒體技術,促進合作學習模式有效實施,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目標。在開展教學工作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搜索與少數民族風景、服飾相關的視頻、圖片等資料,鍛煉學生合作收集和整理資料能力,然后在課堂教學中,每個小組派出一名代表,展示小組成員共同搜集的圖片,以及掌握的少數民族情況,之后教師再采用多媒體技術播放視頻,補充課堂教學內容中涉及德昂族、傣族等少數民族情況,教師全部介紹后可以組織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朗誦比賽。由此可以看出,在小學語文合作學習中引入多媒體技術,能夠實現小組間合作學習高效開展,促進課堂教學活動順利開展,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的實施,對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其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學生營造良好學習環境,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和能力。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通過合作學習,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實現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