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艷梅
(蘇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江蘇 蘇州 215000)
在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與教育教學事業的發展之間有著緊密的關系,一方面,經濟社會的發展推動了教育教學事業的發展,為其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面,教育教學的發展又反作用于經濟社會的發展。正確的教育觀念從微觀角度上來看會影響學生的發展,從宏觀角度上來看則能影響整個社會的發展。高職體育教學必須擺脫傳統教學的弊病,將以人為本的理念深刻貫徹到教學中,才能夠真正地體現開展體育教學的價值與意義。
以人為本的相關思想在我國古代就產生了,它最早出現于《管子》中,但是古代以人為本的思想內涵與現代以人為本的思想內涵存在著一定的差異。由胡錦濤同志所提出的科學發展觀中對以人為本做了比較詳細明晰的闡述。現代社會的以人為本思想,是真正地將人的發展放在主體地位的。在高職體育教學中,堅持以人為本理念,就是堅持將學生的發展放在課堂教學的核心地位,注重學生體育綜合素質的成長與發展,并以此來促進學生身心素質水平的整體提升。首先,就是注重學生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的體驗。在以往的教學中,對于體育成績的過度重視使得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體驗被忽略了,而高職體育教學踐行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則要求體育教學要注重學生的學習體驗;其次,高職體育教學應當重視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與提升。學生具備創造性思維能力是目前教育教學領域的一個普遍性要求,而高職體育教學中貫徹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對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就目前高職院校中的體育教學現狀來看,教師通常會忽略這一點,在日常的體育教學中,不能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自主性,從而導致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水平沒有得到有效的提升。所以,在高職體育教學中貫徹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從本質上來看就是要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與核心,激發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體育綜合素質水平。
在我國深入推進教育改革的相關文件中,明確地指出體育教育應當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教學指導思想,在新的社會發展背景下,這是對學校培養人才所提出的新的要求。而教育理念的變化使高職體育教學的任務與目標也隨之產生了相應的變化,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應當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淡化競技教學。為了能使高職體育教學所培養出來的人才更加符合社會發展所需,踐行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是很有意義的。
在以往的高職體育教學中,教師在通常情況下都是按照規定的教學大綱來確定課堂教學內容,從而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沒有將學生的興趣考慮進去。踐行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要求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身體素質狀況以及學習興趣,從而合理有效地設置相應的課堂教學內容,這樣不僅能夠充分地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同時也能夠使高職體育教學課程的設置變得更加合理化、規范化。
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與積極性,是踐行以人為本教學理念的重要要求。高職院校應當重視構建學生的自主學習平臺,讓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體育課堂學習,并且將所學習過的知識與技巧合理地串聯起來,進行自主練習,提高高職體育教學的效果。除此之外,從一定程度上來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與發展。
知識來源于生活,同時又作用于生活,能夠對生活的發展與進步產生重要的影響。體育教學中也有很多理論性知識,而對于體育知識的學習同樣重在運用于實踐當中,出于這種考慮,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師應當多組織一些關于體育的實踐活動,讓學生所學習的體育理論能夠真正地作用于體育實踐當中。通過對實踐活動的安排,學生能夠切身體會到體育知識的要領,從而深入掌握體育知識技巧。
總而言之,踐行以人為本教學理念是高職體育教學所應當堅持貫徹的,對于促進高職體育教學的創新發展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從高職體育教學的目標與任務方面來看,將以人為本的理念運用到教學中,是培養新時期社會發展所需人才的必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