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曉丹
(遼寧省沈陽市遼中區楊士崗九年一貫制學校,遼寧 沈陽 110205)
在2011版新的《美術課程標準》中的概述:“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激發學生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礎的美術素養。”由此可見在小學美術教學當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的必要性。作為一名農村的美術老師在我們的教學中積極滲透傳統文化教育有著十分重要意義。那么如何在美術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培養學生健康人格呢?我認為應做到以下三點。
美術課程是人的眼睛對世界感知與理解以及再創造的過程。如何在美術中切入傳統文化。我們可以著手于我們身邊的事物,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可以讓學生通過欣賞來提高認知度,讓學生欣賞不同時代國內外老藝術家留下的作品,如齊白石老先生的代表作《蝦》,達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梵高的《向日葵》等等,讓他們通過欣賞、比較等認識不同的美術形式,了解當時的時代的特殊性。探索時代的痕跡。表達出自己不同感受。對于我們的一些民間文化,如雕刻、剪紙、面人、皮影戲、京劇臉譜、變臉等,老師多找一些資料,圖片視頻等讓學生去看,有條件的可以帶學生去博物館科技園實踐參觀寫生,這樣讓學生真正的了解有興趣去學習,寓教于樂,達到了我們滲透傳統文化的目的。在同學們心中激起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的情懷,提高人文素養。
小學美術教學是一種初級的基礎性教育,她接觸的都是剛剛邁進校門的孩子們,孩子們對于事物的認知有著新鮮感,一切對于他們都是新的,這個時候對于他們的正確引導至關重要。我們教師在我們的課堂上要有效的利用各種美術課的課程資源,如:課件,掛圖,一些教師課前收集的材料等,盡可能的讓學生們多看,多欣賞,向學生提供感悟美術作品的機會,只有這樣,學生會有了更高的審美要求,也提高了孩子的審美欲望。我上美術課時,由于我教的是低年級的學生,所以我會用生動的特別童真的語言來和學生溝通交流,讓他們首先對老師感興趣,進而寓教于學的感化學生,讓學生對美術作品和美術現象感興趣,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崇尚文明,珍視優秀的民族、民間美術與我們國家的文化遺產,增強民族自豪感。
作為一名小學美術教師,在平時的美術教學中應多注重向學生傳授中國傳統的文化知識,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學習掌握,美術欣賞的內容包含很多,有繪畫、國畫、年畫、建筑、雕刻、手工、剪紙等。在欣賞教學活動中,潛移默化地滲透思想教育。讓他們從欣賞中感悟。
比如,在五年級上冊的第七課《偶戲》一課中,教學目標是了解偶戲的表演形式,了解有關偶戲的文化及其發展,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偶戲的不同特色。這節課,通過對偶戲的了解和交流活動,app展示木偶戲,皮影等,由于現代的媒體的多樣化,我們現在的孩子很難感受到皮影和木偶戲帶給我們的那種新奇感了,甚至有很多孩子都沒有看見過這種表演形式,所以為了讓孩子們能更好的融入其中,我就以講故事的方式給我的學生講我小時候的事,學生們個個瞪著眼睛認真的聽著,他們特別好奇老師小時候的那種快樂,這樣他們就對皮影木偶戲等有了特別濃的好奇心,這樣的引入新課讓學生有了更多的問題和想法,那一節課整節課都在愉悅的氛圍中度過,課后我拓展讓學生制作以及表演等手段,讓學生對祖國民間傳統藝術有了更多的了解和體會,并且產生了對傳統藝術的熱愛之情,進而培養學生用藝術的眼光創造生活樂趣。增強傳統文化意識和時代的創新能力。
中國畫是中華民族藝術的瑰寶,有著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讓學生從小接觸學習中國畫有利于培養學生對中國民族傳統文化的熱愛情感,也是中國畫傳承與發揚的重要途徑。比如,在五年級下冊的第十六課《有特點的人臉》一課中,可以說這節課想讓學生上好,教師就必須做足了功課,小學五年級孩子對國畫接觸不多,之前接觸的都是一些用墨畫線和一些簡單的花草的繪畫,也只是知道淡墨和濃墨的不同而已,那么運用中國畫筆墨的方法表現有特點的人臉,這可以說對于五年級孩子是個難點,因為抓住人物的臉部特征就很不容易,再用國畫水墨完成就是難中之難了,所以我在講課之前的前幾節課又對之前的花草及用墨用筆進行了幾次輔導,有的孩子特別感興趣,利用課余時間回家練習,這樣學生在課堂上有了基礎,上課時,我還手把手指導學生在中國畫表現中,注重三庭五眼的規律,逐步掌握水與色的運用及構圖中的基本要求。通過欣賞指導啟發學生富有創意的運用中國畫技法特點加上自己想象,于畫面表現之中。并且加上老師示范步驟畫已故相聲大師馬三立,讓學生觀察中體會,在通過對中國畫筆法的學習,學生可以抓住人物特點完成與有特點的人臉,并且在學習中滲透了孫中山先生把我們的國畫定為我們的國粹,筆墨紙硯是我們中華的神韻,我們要發揚光大等,這樣加深了學生對傳統文化和歷史的認識,幫助他們樹立起正確的文化價值觀、涵養了人文精神。
除了課堂教學中有機滲透傳統文化元素外,要充分利用課外活動時間,例如我們學校就每個周四組織少年宮活動,這樣我們可以開展國畫、書法、剪紙、版畫、中國結、年畫、臉譜、泥塑等藝術活動。提高學生文化修養和個性特征的重要形式,創作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相互幫助、取長補短、顧全大局,團結協作的精神。
總之,美術課在民族傳統文化教育方面,有其它學科沒有的優勢。美術的特征是藝術形象,它通過生動、形象、有趣的事物讓學生潛移默化受到感染。讓學生在感受美的過程中提高人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