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雷
(沈陽市中醫藥學校,遼寧 沈陽 110300)
體育教學對中職教學主體框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和限制,課程標準定位以及教學方向規劃都出現了問題,中職教育主體形象在不斷弱化。
在這些情況下,學校應該結合學生的真實需求,刻不容緩的對中職院校的體育課程實行優化政策,在現在的教學中,校企合作的方式,已經逐漸成為主流發展趨勢,課程改革在這種趨勢下,也應該進行相應的轉變,以崗位的需求為出發點,對照行業標準,創設和課程體系相吻合的內容,并將體育課程與體能訓練的高效融合作為側重點。
在社會環境中,企業競爭環境在市場經濟的驅動下顯得更為緊張了,企業間的競爭實際上就是專業人才的競爭,比如從專業水平以及體能方面競爭,已經涉及心理素質的范疇,因此對從業者的綜合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他們對專業知識熟練地掌握,還要具備堅強的品質和各方面能力,因此從業者需要足夠強大的心理才能更好地適應崗位的職責。
針對中職院校的學生而言,身心發育已經處于逐漸成熟的時期,身體的變化總量,有很強的可彈性,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他們的心理狀態很容易脆弱,因此在這一發展時期一定要做好相關的指導工作,在提升職業體能訓練的階段,使他們身體素質各項指標都得到提升,這樣才能在未來以更好的狀態進入到工作崗位中。
和一般的教學主體相比,高等職業教育將側重點集中放在了培訓人才專業技術上。因此對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要對理論知識有更深入的了解,還要達到熟練運用的程度,以便用最快的速度適應新的崗位環境,面對各類難題,應該用積極的態度加以解決。將職業體能訓練指標引進體育課程中,促進學生理解所學專業的同時,還能為學生科學合理的規劃學習方向。在這些基礎之上,中學生在后續的實踐過程中,會產生高強度的抗壓能力。
中職專業教學由于其特殊性質,對學生來講具有一定的實踐性,在體育課程規劃上更為明顯,應該充分以社會發展趨勢,沒像的啊,將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與人才準入門檻相結合,重點衡量職業體能訓練的關聯因素,堅決做到無論是學生的職業特性,以及未來就業方向的選擇,都應該將學生的身體素質作為出發點。
充分發揮學生主觀意識的前提下,使學生自身的身體機能得到強化,由此可見,課程的設置應該建立在學生的身心素質以及專業技能水平上,只有綜合考量各個主體的因素,才能使專業教育服務更加完善,同時課程設置要變得個性化。
在現有階段,各中職院校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了,為了使其朝好的方向發展以及培育出專業性強的實用人才,要求體育應該將健康發展放在第1位,只有健康發展的指標達到了預期效果,才能有序地推進各項人才培養的工作,因此對體育的要求更高了。
在現階段,體育應該改善對人才培養的思路,要將健康放在第1位,促使學生身強體健,與職業特色之間,成為一體化的發展模式。以中職院校的特色以及辦學思路為主體,確保落實人才培養的目標高度,以便將職業體能訓練課的優勢不斷顯現出來。
體育的教學目標,不僅是培養學生專業的能力,同時還起到引導學生強身健體的作用。但是教師不能將希望只寄托在體育課程上,因為會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地位產生偏移的現象,因此教學思路一定要注意轉變。
在比較相同的主體框架中,一起發揮能動性的力量,并將健康維護與體育鍛煉達成一致的標準。為了最大發揮教學的能效性,教學場地應該做到不受限制,只要在安全環境下,每位學生都可以進行體能訓練。不僅如此,教師應該主動引導學生通過身旁的設施,隨時展開健身的活動。
總之,職業體能訓練和體育課程相結合具有很多優勢,除了能提高教學能效外,還對學生體能以及其他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提高和鍛煉,為學生以后順利參加工作并高效地完成工作,帶來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