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義國
(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小溪中心小學,江西 贛州 342300)
多樣化教學方法指的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教學情境以及教學對象等的不同特點及需求等,采用不同的、靈活的教學方法展開教學的方式,而教學方式可以說是教學內容與學習者之間的橋梁,只有教學方法有效,學生才能有效地接收知識、吸收知識、掌握知識,因此教學方法在教學中尤為重要。但傳統的教育教學中,學生學習知識都是由教師灌輸給學生的方式,教學方法單一且一成不變,在這種教學方法下,學生在學習中處于被動狀態,對于學習并沒有十足的興趣,甚至對學習產生抗拒心理,造成教學效果差、教學質量低等后果[1]。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的教學絕不是簡單的認字、讀寫等,還要重點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鑒賞能力等,不斷提高其語文功底,但傳統的教學方法顯然做不到這些并且隨著新課改的完成及素質教育的持續推進,多樣化教學方法被提出并應用。運用多樣化教學方法開展語文教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靈活變化教學方式或是對教學方式進行綜合運用,這種教學方式具有靈活性、多樣性及變化性,對于語文教學有重要意義,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能夠有助于教師保持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調動課堂氛圍,使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第二,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豐富有趣的教學環節和教學內容,使學生產生對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更愿意去學習語文[2]。
在語文教學中,有很多種可以使用的教學方法,比如小組合作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方法,根據教學內容及教學實際情況的不同,教師可以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靈活選擇可以使用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創造有趣、生動的課堂環境,使小學生都能更好的學習語文。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有目的的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來引起學生的共鳴,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使學生從中獲得發展的教學方法,那么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由于小學生的成長及學習特點,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關于教材內容的音樂或者視頻片段等來使學生融入教學情境中去,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使學生更易于理解教學知識。
小組合作學習法也是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用地較多的學習方法,由于這種教學方法對于發散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發展等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師可以對其廣泛運用,但教師一定要注意把握好小組分組的合理性才能使小組合作學習法充分發揮作用。教師在分組的過程中應全面了解學生的特點、不足等,根據其之間的差異來分組,讓小組之間的學生都能相互補足、相互促進發展,并且教師要注意營造小組之間競爭的學習氛圍以及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等,使學生全面發展。
趣味教學法就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教學內容及知識點等以趣味化的方式教授給學生,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到快樂,在快樂中學習,這樣能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運用這種教學方法能使學生充分感受到語文的魅力及感染力,從而有助于幫助學生促進其語文功底及文學修養的提高。比如教師可以在語文教學中讓學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演繹課文或者以游戲的方式展開教學,在這種教學方法下,能調動每一位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主動性,還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內容和文章主旨[3]。
結語: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是新課改的要求以及素質教育的體現,這對于學生較好的學習語文、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及教學質量有重要意義,因此教師要重視多樣化教學方法的運用并且在其過程中要注意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提升每一位學生的能力,幫助全體學生良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