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廣勇
(遼寧省本溪市桓仁縣西江中學,遼寧 本溪 117000)
生活化教學本質上來說是一種場景,但它是以真實存在的人和物為背景的。現如今的教育機制更新的很快,但生活是永恒存在的,所以,生活化教學在教育過程中的價值被越來越多的學校發現和重視。生活化教學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設定可以將知識和生活結合在一起,加強學生的學習印象,提高學習效率。本篇文章就是以生活化教學在初中德育課堂中的運用為話題進行探索討論。
初中階段的孩子表現欲強,要面子,做什么事情都喜歡分出勝負,愛表現。但是德育課堂講的內容大多冗長而枯燥,課本上多的是大段的說教,長時間的講述會讓學生產生心理疲勞,日積月累下來就會對這種內容失去學習興趣,甚至出現抵觸情緒。而且單純的書面教育也不會讓他們對課本上所講的內容產生認同感,認為書上所描述的事情離他們很遙遠,和他們的生活無關。這時就需要老師將生活化教學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讓學生們更加生動且直觀地意識到所學內容與生活的緊密聯系,還能加深他們的學習印象,加強對學習內容的記憶與理解。同時,這種對學生來說較為新穎的教學模式還能加強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初中生正值青春期,或多或少都會有一定的逆反心理,尤其是對于管教他們的父母和老師,往往是他們越是要求他做什么,他就偏偏要對著干。這時,如果老師拿出老師的身份和權利來“鎮壓”他們,學生就算表面上服從了,聽話了,但是內心對于老師所做的事,所說的話還是不認同的。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首先就是要創造一個師生良好的溝通環境,用以改善師生關系。剛好生活化教學所具有的特質在初中德育課堂上適用性較強,生活化教學在課堂上的加入,有效幫助了學生去更好更快的理解課堂上老師所講的內容,也擔任起了師生之間溝通的橋梁。老師通過這個方式不但加深了對學生學習狀況的了解,學生也通過與老師之間的溝通,明白了老師的不易和良苦用心。加強了雙方的互相理解與尊重,對教學效果的改善有著較強的推動作用。
很多人們對生活化教學方法不太了解,以至于產生了一些誤解。比如:提起來生活化教學方法就是:教師課前備課中多引入生活的例子。在教育過程中學校對于生活化教學方法的管理是科學合理的,通過生活化教學方法的引入增強了教學的趣味性和內容的形象生動性。生活化教學方法使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更加全面,提高了學生的理解和掌握情況。生活化教學方法的教學模式將生活引入到課堂講課中,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生活化的德育學習豐富了學生們的邏輯思維和理性認知能力,與此同時通過增強公式在生活中的應用頻率提高了學生的解題能力。
在傳統的教育中,教師教學模式死板更傾向于填鴨式教學和一言堂造成了理論內容枯燥課堂氛圍不夠活躍的教學情況。在這種狀態下學生對于老師以及課堂的興趣有明顯的降低。生活化教學方法的出現可以改善這一狀況,增強教師與學生互動改善課堂的教學氛圍,使學生更加喜歡在課堂上發言強課堂的趣味性。
初中德育課堂需要以生活化教學為基礎,合理運用以往生活中積累的經驗來對教學情境進行創設,來加強生活與課堂二者之間的相互滲透。讓學生在學習法治知識的同時,了解不懂法對于生活的破壞性和懂法帶給生活的便利性,通過對二者之間進行對比,來明白此門課程對于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性。舉個例子吧: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事先在網上找到相關的視頻,讓學生通過看視頻來對今天所要講解的內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然后創設相關情境,讓學生把自己帶入到相關的情境中去,或通過模擬視頻來對該案例進行切塊分析,達到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目的。
實踐生活和理論它們二者即是獨立的個體又無法分割。當初新課標要求設立德育這門課程的初衷就是希望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進而幫助學生進行正確的道德價值觀的樹立,希冀學生在道德法治方面的了解程度得到大幅度提高。此外,現實生活與德育課堂上所講述的內容是息息相關的,老師同樣應該將眼光立足在這一方面,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與課堂理論知識相關的生活中的實踐機會。
總而言之,老師應該通過生活化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認識到生活化教學在初中德育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與使用價值。要想加強生活化教學在初中德育課堂中的應用,教師首先要結合學生自身的學習情況來改善自身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價值觀,為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