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楚楚
(武漢工程大學郵電與信息工程學院,湖北 武漢 430000)
信息技術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教學環境和教育理念,不僅要求高校擁有高質量的教學設備,同時還需要教師將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一體就此提高教學質量。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的應用給教育行業鋪設了一條創新的道路,我國的傳統教育理念已經無法滿足當代教師的教學需求,大學英語課程教育教學不能只停留在照本宣科階段。因此,在“互聯網+”背景下,教師要把握應用信息技術的機會,將信息技術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注入新鮮教學模式,增加教學趣味性,彰顯大學英語教學在課堂中的獨特優勢。
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主要是教學視頻,根據大學生的學習規律與實際情況來整理相關的學習素材。微課視頻的播放時間一般控制在十分鐘以內,由此可見,與一堂課45分鐘時間來比較微課是教學方式中的一個升華。大學英語教學引入信息技術手段具有很強的實操性、高度的科學性、廣泛的應用性,掌握信息技術是現代大學生必備的技能。因此,大學英語教師借助網絡教學資源,利用微課教學滿足當前教學需要,使學生熟練掌握信息技術知識以及應用技能,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提升大學英語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因此,教師應當結合大學生的實際需求合理使用微課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微課教學模式的優勢,有效提升大學英語的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效率。
現階段,大學英語教師應采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為學生設計新穎的教學內容,情境教學法作為多數教師擅長且喜愛使用的一種教學方式,一般來說操作系數較低,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源泉,可以實現教學情境網絡化。但是要想提升情境教學的效率,就必須要注意兩點:第一,情境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第二,情境要以課本教學內容為落腳點,最好呈現出逐級遞進的狀態。
情境教學融入大學英語課堂,教師可以從實際生活出發,引入場景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在調動學生情感體驗的同時,還能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知識的認知水平。這不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提升學生對英語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因此,教師要通過借助互聯網、多媒體、網絡等信息平臺來創造教學情境,通過多種形式的方法來調動學生積極性,比如通過圖片、視頻、動畫、音樂等載體來還原真實情境,使大學英語課堂更加生活化。教師采用情境教學法,不僅實現了師生之間有效交流互動,構建和諧的大學英語課堂,進一步優化教學內容,同時,還能為學生們提供了一個開放自主的學習平臺,有助于學生在自主研究中不斷總結經驗,能夠找到最佳的學習方法,讓學生的視野更開闊。
隨著網絡的普及,幾乎人人都有一部手機,加之各種小程序的盛行,學生喜歡在手機上安裝各種學習APP。移動學習的閱讀APP軟件能夠幫助英語閱讀從傳統教材之中脫離出來,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去選擇優質的英語閱讀素材,在不斷的積累中,逐漸培養自己的閱讀習慣。以現階段比較流行的閱讀軟件來講,有水滴閱讀、薄荷閱讀、友鄰優客等。有效的英語信息化閱讀習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鞏固英語基礎知識,能夠大大增加英語的詞匯量,拓展自身的英語思維與視野,了解東西方的文化,鍛煉自身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在英語教學中,教師需結合學生學情制定科學合理的學習計劃,讓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需要教師融入新穎的教學理念,從學生視角出發設計教學過程,應用趣味性的英語教學內容來調動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積極性,從而推動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發展。
創新是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創作能力作為創新活動的根源,是大學英語教師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能夠幫助學生實現知識的遷移,促進多學科的交叉與融合。在現代社會,許多智能軟件出現在大眾視野中,社會更趨向于智能化的發展,這需要歸功于信息技術。但是在智能化軟件或者物品的應用過程中,學生要嘗試去開創新型的應用方法,提升學生自身的創新能力和創作能力。此外,教師要嘗試將信息技術與實現生活聯系在一起,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而非單純的專業理論知識,這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創作能力的重要途徑。
綜上所述,不難發現互聯網信息技術為大學英語教學帶來了契機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想要促進大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首先便是培養教師與學生的信息素養,讓他們善于接受信息化社會所帶來的優勢,實現教師與學生的共同進步,從而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