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晏
(重慶市渝北區金鵬實驗小學校,重慶 401120)
傳統教學以及課堂都更加注重智育,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但隨著教育的完善和發展,德育得到了更廣泛的重視,德育的目的主要在于培養學生的道德素質和思想品德,通過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道德修養,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應對日后的學習和生活,在課堂上利用教學資源進行德育教育,符合當前教育發展的主要趨向。因此,也有必要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利用課堂資源,進行德育教育。
大部分人對于學校教育的認識都僅僅停留在智育上,認為學校的主要目的便是幫助學生提高知識水平,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教會學生相應科目的知識,盡管當前時代已有所發展和進步,但這一傳統看法仍然根深蒂固的存在于一些人的心中。事實上,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德育在學校教育中已經越來越得到重視,新課改要求教師在完成相應教學任務的同時,要更加注重在課堂中進行德育教育,利用相應的課堂資源來促進學生思想品德的完善。
數學這一科目有著明顯的邏輯性和理性的特點,小學數學在幫助學生學習基礎數學知識的同時,還應該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塑造創新精神。小學生行為模式和思維方式的塑造,離不開正確德育教育的引導,這也是小學數學課堂無法脫離德育教育的重要原因,鑒于傳統教學中常常未能將數學教育與德育教育結合起來,在當前,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改變傳統觀念,重視德育教育與數學教學的結合,以促進教育質量的提升。
小學數學課堂最主要的課堂資源便是教材,教材中有許多內容都可以成為德育教育的優秀素材,比如各種插圖、例題等等,在進行德育培養的同時,也能使課堂內容更加充實,豐富教學維度。首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各種插圖教育意義,考慮到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小學數學教材中廣泛應用了動畫插圖,以便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一類插圖便可以很好地成為進行德育教育的素材。比如一年級下冊《100以內的加減法》,教材中會出現很多卡通圖像,有的是各種動物,或是一些文具等,作為幫助學生練習加減法的對象,這時教師便可以幫助學生分辨各類小動物,還能在此過程中,向學生傳遞動物保護的意識,或者告訴學生要珍惜自己的學習用具等等。同時,數學知識本身也包含一定的德育內容,主要存在于與數學相關的邏輯思維、數學審美與理性精神,這要求教師具備較高的教學能力,也能有效的幫助學生從更全面的角度看待數學這一科目。當然,德育教育的部分不可過多的占用課堂時間,課堂教學仍然以知識傳授為主,教師分清課堂教學主次關系,才能更好地實現德育教育與數學課堂的融合。
課堂教學是開展教學的主要陣地,因此,要充分利用小學數學課堂資源,就必須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但需要教師把握后進行德育教育的分寸,以免數學課堂淪為說教課堂,而不利于學生的學習,要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需注意以下幾點:首先,德育教育應與教師自身的風格相匹配,教師也可結合自身經歷,融入自身體悟,以便更好地達到德育教育的效果。其次,鍛煉自身的口頭表達能力,豐富語言的感染力,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更深刻的理解德育教育的意義。除此之外,有時課堂中也可能出現各種突發情況,比如,多媒體出現故障、教師遺漏教具或學生忘帶作業等等,教師應抓住這一類進行德育教育的良好機會,鼓勵學生采取措施解決問題,或許結果并不會有效,但卻鍛煉了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符合德育教育的要求。
對學生進行學習評價同樣是教學的重要內容,鼓勵性的評語能更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那么在這一環節,更應將德育教育融入進去,寫給學生的評價應以鼓勵為主,幫助學生意識到自身的優點和長處。但這也并不意味著,德育教育不需要批評和監督,當學生出現不良行為時,教師應及時進行管理,這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是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該采取更加平等的方式與學生交流。在數學學習中,一些學生往往會出現習得性無助的情況,因難度過大而產生厭倦心理,這也需要教師積極與學生溝通,幫助學生尋找問題產生的原因,并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從而使德育教育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都能發揮作用。
綜上所述,利用小學數學教學資源幫助小學數學課堂與德育教育更好地融合,具備可實現的基礎。但在實踐中,還需要教師積極更新教學觀念,充分挖掘教材中可用于德育教育的內容,重視數學教育與德育教育的聯系,無論是在課堂教學中,還是對學生的學習評價中,都要積極發揮德育教育的導向作用,以此來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