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利華
(江油世紀奧橋小學,四川 綿陽 621000)
計算是一種高級的智力活動,計算能力也是綜合能力的具體表現。計算不僅僅是學習數學的基礎,它還能更好地促進人的思維能力的發展。2011版課標更是把“運算能力”列入十大核心概念,強調了運算能力的重要性。雖然在教學中,我們一再強調計算的重要性,但是學生往往在計算的過程中,還是存在著諸多的問題,例如,計算速度慢、正確率低等,這些問題的出現,可能與我們老師在平時的計算教學的過程中,只在意學生計算的結果有關,因此在計算學習的初始階段,我們不僅要重視計算的結果,還需要重視學生對于運算算理的理解,激發孩子們的計算思維,培養孩子們的計算能力,為后續的計算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倡導將“靜態的被動接受式學習”更多的轉向“動態的主動探究式學習”。所以我們教師在教學時,不能再像以前一樣將知識以灌輸的方式傳遞給學生,而是要充分發展學生在學習中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等各種能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動手實踐操作便是最典型的動作表征。
如一年級小朋友在學習20以內加減法時,常常通過擺小棒、撥計數器、圈圖形等多種直觀的動作表征來幫助理解算理;二年級小朋友通過分草莓和用小棒擺圖形(三角形,正方形,正五邊形等)的動作表征,學習整除與有余數的除法;三年級通過畫點子圖,并圈一圈的動作表征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幫助其理解算理;高年級的孩子們則通過自己親自動手制作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等的動作表征來理解它們的表面積包含哪幾個面,以后在計算物體表面積時,腦海里出現哪幾個面,便列式計算那幾個面的面積,減少出錯的機率。
老師了解學生計算學習的情況如何,一般有兩種方式:第一,看——看孩子們計算的步驟與結果;第二,聽——聽孩子們講解計算的過程。因此我們在計算教學的過程中,除了要注重培養孩子們的計算能力,還要注重培養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及數學交流能力)。對于低年級的孩子們來說,能將計算時動手操作的過程完整準確地用語義表達出來,便說明他們明確了算理、掌握了算法。對于高年級的孩子們,則要求說出每一步計算的含意。如在筆算14×12時,先用14乘個位的2得28,表示28個一,再用14乘十位的1得14,表示14個十,也就是140,最后再將兩次乘得的積相加。
在小學一年級剛剛學習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時,同學們會覺得很困難,這時我們借助分解符號的幫助,便可以更清楚的理解算理。如在計算9+4時,我們將4分解為1和3,先算9+1=10,再算10+3=13,所以9+4=13.再如我們剛剛學習加減混合運算時,借助符號,先勾畫出計算的第一步,再在橫線下面寫出計算結果,然后再計算下一步,橫線符號的使用,讓孩子們更加清楚運算的順序。
教育心理學中將注意解釋為心理活動或者能量、精力對任務的指向與集中,注意力高度集中時會心無旁騖,對周圍的事物視而不見,充耳不聞。對于我們成人而言都沒辦法做到長時間的注意力集中,更何況學生。實驗表明,在一般情況下,7~10 歲兒童可以持續集中注意力 20 分鐘左右,10~12歲兒童可以集中注意力 25 分鐘左右,12 歲以上兒童可以集中注意力30分鐘左右。在組織良好的教學環境中,小學高年級學生最高也只能保持注意力30~45 分鐘。因此,我們老師在教學中,要抓住每節課的最佳時間,強化重點學習內容。一堂課40分鐘,我們最好利用前20分鐘時間,重點講解計算的算理,后20分鐘時間留給孩子們進行相應的練習與交流。孩子們在計算方法的討論和交流的過程中,對于計算理的理解更加清楚,同時注意容易出錯的地方,這樣一堂課下來,計算教學的效果更佳。
數學題目千變萬化,但內在的結構似乎相同。在平時的練習中,我們知道,出現過的題目,同學們出錯的機率比較小,但如果換一種方式提問,出錯的幾率便會增加,因此,在我們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傳授知識,還要善于教會孩子們在平時學習的過程中運用歸類分析總結,養成建立模型思想的良好習慣,這樣即便以后遇到再復雜的問題,只要找準了模型,也能快速的解決。
如:在計算13-9時,就有三種模型;第一種想加法:9+4=13,所以13-9=4;第二種“破十法”:把13分成10和3,先用10-9=1,再用1+3=4,得出13-9=4;第三種“平十法”:把9分成3和6,先用13-3=10,再用10-6=4,也可得出13-9=4。再如計算101×53和53×99這樣的題目時,雖然可以筆算,但是用筆算計算不僅復雜,還容易出錯,其實這兩道題都是乘法分配律的模型。第一題把101寫成100+1,就變成了(100+1)×53=100×53+1×53=5300+53=5353.我們發現運用乘法分配率計算更簡便,且不易出錯,第二題可將99寫成100-1,就變成了53×(100-1)再利用乘法分配率計算出答案。平時建立的多種計算模型只有在適度的重復練習中,才能在孩子的腦海中形成模型結構,下次遇到類似題型,才能快速找出正確的模型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