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翠蘭
(江西省興國縣第三中學,江西 贛州 342400)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加強教育的運用是新時期我國課程教育改革中提出的要求和規范,以地理教具來輔助教學,不僅能夠提高教學的效率,同時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使用地理教具,提高教學效率。初中地理課教授的地理內容涉及較多的空間結構和內容的分布,一些地理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無法通過肉眼直接觀測到,因此具有很大的抽象性,學生在學習中在腦中有時也很難想象,這時候,若使用適當的地理教具進行教學,則可以較大程度地克服教授地理知識的困難性,給學生以直觀的印象,對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效果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使用地理教具,激發學習興趣。初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般對于較為容易理解和想象的知識,吸收的比較充分,但是對于較為枯燥、難以理解和想象的知識,則不愿意多動腦筋,逐漸地對這門學科的知識的學習失去了興趣和信心,這是學生學習最大的阻礙之一。因此,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成為現今初中教學的最大目標,同時也是新形勢下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在學習地理知識的時候,很多抽象的知識無法通過口頭進行講授,學生也無法真切感受到一些地理知識的內容和意義所在,若通過一些生動形象的地理教具,使學生能夠將不懂的知識轉化成形象具體的知識進行掌握,從而在教師的不斷引導下學會自主進行觀察和探索的精神,這對于提高學習效率,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正確運用地理教具可以提高教師教學效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地理教具的選擇與運用也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和結構的不同進行相應的調整,這樣才能提高教學質量水平,使學生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和學生制作地理教具,同時恰當使用地理圖表教具進行教學。
(一)恰當使用地理圖表教具進行教學
地圖、表格是地理教學中常用的,也是效果最好的地理教具,其不僅可以使學生直觀地感受到地理知識,還能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操,地圖中富含大量的地理知識,學生通過觀察地圖標識,再根據教材中的講解,能夠更好地吸收教材中的知識。地圖不僅包含有自然環境方面的內容,還有關于人文環境方面的掛圖、填充圖。教師可以讓學生對地圖進行填充、描繪,對地圖中的信息資料進行詳細的解讀,從而不斷保持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新鮮感和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是保證高水平的教學質量的關鍵性因素。
地圖不一定要在課堂教學中的固定時間、固定地點,采用固定的方式進行演示,其可以在學校班級的走廊里、教室中進行陳列,現今常采用的方法就是在班級教室的后方墻面上張貼中國行政區域圖和世界地圖兩種地圖,當然除此之外,還可以張貼中國地形地貌方面的地圖,或者是世界各國地形地貌方面的地圖,再或者其他各種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的地圖,這樣就可以讓初中學生在任何時間都可以對地圖進行學習、研究,也可以創造學習地理知識的氛圍,潛移默化地對學生地理知識的學習帶來有利的影響。
關于具有代表性地理特征的圖片也是地理教學內容的反映,將這樣的照片張貼于走廊或者班級教室的墻面上,可以方便學生對于各種地理環境進行學習,而且使學生對其印象更為深刻,教師在課堂教學的時候,也可以更為順利地進行教學。
教師在日常進行地理教學的時候,不能僅僅局限于一些固定的地理圖片,還要注重對典型的、具有一定教育意義的自然現象,或者人文現象進行自覺的收集和整合,從而更好地在地理知識的教學中加以使用,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
(二)教師可以和學生制作地理教具
地理教學最主要的目的和內容就是使學生能夠最大可能地了解地理現象和問題,從而在生活中可以更好地運用這些地理常識解決問題。地理知識涉及的范圍非常廣泛,也不全是特別重大的事件和現象,也包括一些細小甚微的事件,因此,在了解地理現象和問題的時候,使用的教具不一定是非常大型的復雜的工具,可以采用非常小型的教具進行教學。例如,在對風力、地轉偏向力進行研究的時候,就可使用學生周邊的鉛筆、小刀等文具進行演示,從而更好地揭示地理知識中所蘊含的原理。學生在使用各種各樣的工具進行地理教具的制作的時候,可以在制作過程中思索教具為什么要這樣制作、教具這樣制作之后所要證明的地理知識和原理是什么,這些原理和自身原有的知識結構有沒有什么沖突,這些沖突應當怎么樣加以平衡和解決。學生通過這方面的思考,可以進行“發現式”學習,從而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多感官學習已經被證明是學習效果提高的重要因素,聽覺、視覺并用可以大幅度提高學生對于地理知識的記憶效果,因此,通過使用視聽材料這樣的現代化網絡教學工具,不僅可以減輕教師的工作負擔,還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地理知識的來龍去脈,通過一種意境的陶冶,使學生身臨其境,從而更好地進行地理知識的學習。
地理教具在初中地理教學中非常重要,當然,地理教具的選擇也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和結構的不同進行相應的調整,這樣才能更好地配合教材的教學,使學生更好地吸收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