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婷婷
(青云譜區第一幼兒園,江西 南昌 330000)
幼兒自主、自由地活動是符合幼兒天性的,是在教師根據幼兒實際情況,為幼兒提供相應的活動環境和游戲材料,為幼兒創設輕松、自由的氛圍,供幼兒自主游戲。在自主游戲中,幼兒能按自己的方式選擇游戲,以自己的方式進行游戲。在游戲中,幼兒通過與同伴及游戲材料的相互作用,獲得知識經驗和豐富的情感體驗,對幼兒的認知、情感特別是創造力的發展有著重大的作用。同理,為培養幼兒的創造力,發揮幼兒的自主性是一個重要方面。
幼兒園集體教育教學活動涉及五大領域以及戶外活動等,對幼兒各方面能力的發展有著科學的指導作用。但有些幼兒園過于強調集體活動,忽視了自主活動對幼兒的積極作用,不利于幼兒的健康發展。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獨生子女被溺愛的現象不在少數,特別是家中主要由老人帶孩子的家庭更加明顯。家長由于十分疼愛自己的孩子,過度保護的現象不在少數:早上入園時,爺爺奶奶抱著、背著幼兒來園;在家吃飯見孩子吃得慢點,家長便動手來喂;幼兒想自己掃地,家長怕孩子累著直接拒絕;幼兒玩玩具遇到了困難,家長直接幫忙完成……
這些幼兒本可以自己完成的事,家長的過分干預便使幼兒喪失了自主性。
自主性游戲是幼兒園一項既重要,又很受幼兒歡迎的活動。其中以晨間活動、區域活動和生活活動最為有代表性。但在實際幼兒園活動中,有些教師會過度干預幼兒游戲,幼兒的自主性難以得到發展。
蒙臺梭利認為,兒童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內在生命力”,這種生命力是幼兒通過身體接受外界的信息,通過一定的刺激逐漸內化成自己的個性,這種生命力的力量是巨大的。因此,作為老師要充分尊重、相信幼兒,更多地讓幼兒主動發揮自己的潛力,在探索的過程中拾得經驗。
1.創設良好的環境,激發幼兒的自主性
2.3.1.1 術后6周內Harris髖關節功能評分 納入了6個研究,共305例(SuperPATH組131例,傳統入路組174例),經χ2檢驗,研究間異質性較小 (I2<50%),采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統一Meta分析。結果顯示:SuperPATH組術后6周內Harris評分優于傳統入路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WMD=8.20,95%CI=6.25~10.15,P<0.00001)。見圖2。
環境具有教育意義,自主性游戲的進行,離不開環境的創設。開展自主性游戲,首先為激發幼兒游戲的興趣,應盡可能為幼兒營造溫馨、自由的游戲環境;同時應創設平等開放的游戲環境,使每個幼兒機會均等,都能選擇和參與游戲。幼兒自主參與游戲,在自主游戲中發展創造力。
2.合理安排充足的自主活動時間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就明確指出,幼兒園每天須安排足夠的自主活動時間,要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集體活動。因此,幼兒園必須安排足夠的時間供幼兒自主性活動,滿足幼兒自主活動的需要。
3.科學投放相應的自主性游戲的材料
讓幼兒自發地投入各種角色扮演,操作材料,其前提是必須投入各種類型的材料,以滿足幼兒自主游戲的需要。
(1)注重游戲材料的豐富性
(2)按照年齡特點區別投放自主性游戲材料
(3)根據幼兒需要,分層次投放材料
4.適當的游戲指導,提高幼兒的游戲水平
幼兒在游戲中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介入游戲不僅可以提高游戲的安全性、有序性,更能夠提高幼兒的游戲水平。
5.游戲后的科學評價,促進幼兒能力的發展
幼兒自主性游戲結束后教師對幼兒在游戲中的行為表現進行評價,可先由幼兒自由討論,分享自己的游戲過程及自己對游戲的評價,教師加以小結。幼兒會重新思考自己的游戲過程,有助于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為下次游戲做好準備。
1.自主參與班級常規管理
在班級的常規管理中,為了緩解教師對幼兒可能的高控制,可讓幼兒參與進來。如安排小小值日生負責班級的衛生及安全工作,安排小老師負責班級的常規管理等。在充分發揮幼兒自主性的同時,也培養了幼兒主動為集體、為他人服務的意識。
2.自主參與各種生活活動
在一日生活中創設良好的環境和氛圍,引發幼兒自主參加生活活動。如自己布置溫馨的餐桌、自主用餐、自己疊被子等。
1.學會放手,讓幼兒形成自主意識
意大利著名的幼兒教育家蒙臺梭利曾說過:“我們習慣服侍小孩,這對他們不僅是一種奴化,而且也是危險的。”放手讓幼兒去探索、體驗甚至失敗,在保證幼兒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讓幼兒大膽地體驗,幼兒才能形成自主意識,才能更快地成長。
2.適當地幫助幼兒,促進自主性能力的發展
幼兒天生具有好奇心,會自發地活動,但在活動中,常常碰見各種各樣的困難,當幼兒無法靠自身克服困難時,家長要適當幫助幼兒,引導幼兒學會總結經驗,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因此,培養幼兒自主性需要幼兒園、教師、家長、幼兒的共同努力,通過自主性游戲、一日活動以及家庭教育等多種形式進行。只有以科學的教育思想為導向,形成幼兒園和家庭的教育合力,才能真正發揮幼兒的自主性,促進幼兒創造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