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春冰
(甘肅省臨夏州廣河縣城關第二小學,甘肅 廣河 731300)
隨著素質教育教學理念的深化與發展,教師為學生構建生活化的習作教學課堂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細致觀察生活中的娛樂、勞動和學習活動,促進學生在長時間的堅持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使學生有意識地去記錄身邊的實踐和生活,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而且生活化的教學課堂可以幫助教師實現從說教到體驗的轉變。其次,習作教學過程中,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是課堂上不可避免客觀事實,因為社會閱歷、家庭背景、思維習慣和學習方式等的影響,學生在各個方面都表現出一定的差異性,導致學生對同一事物和社會現象的情感體驗和感受會存在著差異。習作教學過程中教師以生活化的教學課堂提高學生感悟、實現自我表達的能力,增強學生的生活體驗,使學生的作文創作源自生活,源于內心。
小學時期,在習作教學中有效地構建生活化的教學課堂可以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增強學生對于實際生活的體驗,教師要合理設計教學內容幫助學生認識生活、認識寫作,認識二者之間的關系,建立有效的連接,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學生在生活中實際經歷過的情境作為情境教學的基礎,可以使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之中,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回憶生活,體驗情感,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活動,如吹泡泡比賽,在實踐活動完成之后,可以讓學生根據活動內容進行創作,抒發自身情感,使原本普通的習作教學通過創設情境以更豐富、更趣味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觀察游戲的過程中的細節之處,保持寫作熱情,使學生的生活體驗更加深刻,更好地表達自身的所見、所聞、所感。
實際的生活過程中,知覺會受到認知和偏好的影響,對同一種生活現象或者同一個生活場景,學生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最終獲得的觀察結果往往是不相同的。小學高年級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更關注于自身愛好和興趣,所以這導致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更偏向于游戲、娛樂、美食,對于人物、建筑、景物等常常會忽略,這是在習作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所以教師要主動引導學生觀察身邊事物,為學生傳授觀察方式,致力于幫助學生克服觀察焦點問題,從而關注到在實際生活中沒有留意的細節之處,再以此為中心點去挖掘新的意義。例如,在游記創作的過程中,學生觀察的重點放在美食、玩具等,教師要點撥學生,避免學生單一觀察模式的限制,引導學生觀察一些風景或者建筑等其他領域的事物。學生在進行生活觀察的初期要堅持有意識地進行觀察,明確、系統、細致、防止隨意性。教師根據在小學階段高年級學生認知能力、實際情況的不同可以設計一些小游戲來引導他們的觀察重點,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完善生活觀察的全面性,避免焦點盲區,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為學生的作文創作打開新的世界,使學生的寫作更深入、全面。
習作教學生活化的展開必然需要學生真正的走入生活,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社會閱歷和經歷為學生的作文創作提供了更多角度、多元化的素材,使學生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可以更好的積累情感。所以,學生的習作教學要走出課堂,走進生活,融入自然。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富含人生哲理、生命氣息和自然法則,是學生創作的個性和靈感,教師引導學生密切觀察群眾的生活,加強溝通與聯系,使學生感受到生活的魅力來彌補在閱歷和經驗方面的不足。例如,教師在學生進行環境與自然之間的關系系列創作時可以鼓勵學生走入工業區,感受工業對自然的影響,學生再自主搜集資料,展開詳細的調查,與工業區域的群眾溝通,完善學生創作的組織架構,使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獲得更好的情感體驗,更真情實感。
總而言之,小學高年級習作教學生活化是目前在新課程改革教育背景下大力提倡的教育理念,為習作教學打開的新的發展思路。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轉變教學觀念,調整教學方法,為學生構建生活化的教學課堂,這是漫長且復雜的教學工程。教師要立足于學生,以學生為主體,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鼓勵學生觀察生活,設計實踐教學活動,使學生認識到生活與創作之間的關系,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有效地提高小學高年級習作教學的質量和效率,為學生的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