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寧都縣賴村鎮蓮子小學,江西 贛州 342800)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信息技術的使用已經成為教師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最重要手段。小學的數學知識普遍都是抽象的,對每個人都是顯而易見的。信息技術的使用可以直接直觀地向學生展示抽象的理論知識,對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很有幫助,信息技術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由于學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且有較強的好奇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明智地運用信息技術,以改善師生之間的互動,鼓勵學生學習并提高教學效果。本文就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談幾點體會。
無論是視頻演示還是聲音效果,能營造出濃郁的教學氛圍。信息技術呈現的圖像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可以有效營造教學環境,營造更好的教學氛圍,提高教學效果。
例如,在學習“有余數除法的意義和計算”時,老師通過投影展示了八個桃子和四個盤子,讓學生平均分配給4名學生,學生很容易完成它。但是,當老師在投影中添加或減去一個桃子然后讓學生進行平均分配時,學生會對:“7÷4=?”感到困惑,教師由此引出“有余數整除”的知識點。利用信息技術創造這樣的學習環境,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和老師積極主動地互動,可以將學生的主動性完全地融入游戲中,有效地優化課堂教學效果并實現各種形式小學教學。
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不僅可以營造教學氛圍,而且可以有效地展示數學知識的動態形成過程,使小學生可以清楚地看到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進而加深學生的印象。
例如,在學習“循環小數用計算器探索規律”時,教師用醒目、逼真的光投射引入教學內容中,可以在短時間內引起學生的關注和好奇。通過逐步引導學生說“紅色,黃色和綠色的變化的順序”,是為了使教師能夠立即向學生介紹“循環現象”的概念,并利用交通信號燈的知識向學生解釋“循環現象”是生活中非常普遍的現象。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可以完成從具體對象到抽象數字的轉換,避免傳統教學的僵化和枯燥,教師的作用自然得到改善,借助信息技術教育,學生可以逐步掌握數學知識和原理,并通過比較分析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在學習過程中,不僅喚醒了學生對學習的渴望,也提高了對學習的興趣,擴大了人的視野專題知識,擴大思維空間,使他們養成學習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和積極實踐的數學的良好習慣。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經常會發生這種情況,即某些數學原理和僅依賴于教師語言的問題很難說清楚,即使使用其他教育方法也不能將其很好地展現給學生。傳統的數學輔助手段僅能展現表面的知識現象,而塑造的過程有時是動態的,因此我們將信息技術應用于數學過程中,將動態的知識展現給學生。
例如,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時,空間幾何是抽象的,難以理解,教師不易教學,學生不易學習且難以理解。使用信息技術進行相關影片的播放,學生可以直接看到一個大的長方體由若干個小木塊的堆積。通過多媒體展示動態的正方體與長方體,引導學生了解立方體體積的長度、寬度和高度之間的關系。有能力之余可以讓學生對比兩者的不同之處,總結出:“正方體各個棱長長度都相等”相關性質。
在數學實驗教學中,有些學生常常看不到老師的操作,因為他們離講臺太遠了。此時,教師可以很好地使用大屏幕向學生展示數學實驗的整個過程。
例如,當我們教授“三角形內角和”的知識時,如果僅簡單地解釋該理論,那一定很無聊。這時,教師可以使用投影技術將三塊玻璃結合起來,直觀地顯示一個直接的三角形,老師這時可以問學生“如何獲得三角形的內角總和”,借助影像,用紙、拼圖和其他工具進行數學實驗“三角形的內角總和”,看“三角形的內角總和是否為180°”。成功解決了這一問題后,利用多媒體進行了操作演示,不僅能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還能引起了學生的注意,使實驗操作的每一步都可以清楚地展示出來,并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信息技術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小學數學教育的發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數學知識都適合于信息技術的應用。只有合理的應用信息技術并通過對小學數學教學中信息技術應用研究的詳細分析,可以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積極作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信息技術,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了一種良好的學習環境,轉變了教學模式,提升了教學效率,這是不斷提高教學效率,實現小學數學教學任務目標和促進學習的唯一途徑,對小學生未來的發展也有重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