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善宏
(合肥財經職業學院,安徽 合肥 230000)
在當今這個快節奏的社會發展時代條件下,學校在擴招的同時伴隨著學生數量的不斷提升,但同時這樣也就使得學生的質量良莠不齊。因此為了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展,提升教學的質量和管理水平。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是當前社會發展的要求,“以人為本”在許多領域中已經處于必不可少的理念,在教學管理中不僅要求科學的管理,還要追求水平的提升。想要達成這些,必須要樹立起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形式。不僅要從管理思想上改革,還要從方式上進行創新。
現代高職學校對于管理理念還是傳統的教學理念,對學生來說就是只抓學習,其他不論。隨著社會的發展,這樣的管理理念早已不再適用于新一代的青少年。傳統的管理措施過于單一化,缺乏了以人為本的主義精神,學校和老師只在于強調對于學生的控制,絲毫不尊重學生的個人思想。由于單一落后的管理措施會導致學生們產生抵觸心理,從而影響學生的未來發展,嚴重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
由于處在新舊交替的時代,全國高校都在改革創新,由于缺乏專業的管理團隊,許多政策都是學校領導者臆想的管理手段,由于缺乏了實際的工作經驗,沒有契合實際的情況,這樣導致的就是教師管理團隊的參差不齊,管理人員專業性差,管理手段陳舊落伍,管理環境良莠不齊。這樣的形勢下,對于學生的管理工作帶來的是極大地影響,沒有解決學生的問題的同時還會影響學生的情緒,嚴重的學生還會和老師之間產生矛盾和隔閡,從而制約了管理的效果。
由于新時代的學生是處于信息化時代,對于他們來說心理上的問題大于身體上的。而在傳統的教學管理中,往往最容易忽略的就是學生的心理狀況。對于傳統教學來說,學習大于一切,學校和老師只關心的是學生的學習情況,其他的都保持了無所謂的態度,這樣的管理措施放在時代開放的今天是肯定不能夠實施的。以人為本強調以學生為主導,關注學生個人情況,全面保證學生人格,保護學生的綜合提升。
隨著學校的擴大,學校的學生數量的急速增加,由于學生數量的增長速度完全超過了教學質量以及管理質量的速度,導致了學校在軟件上已經跟不上正常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就有許多同學得不到關注,學生對于學校的一些管理措施存在大學生對于學校管理也存在不配合甚至抵制的行為,并且不認為學校建設和自己有關。
開展以人為本的管理有利于學生的綜合發展。新時代的青年處于一個信息化發展的時代,他們有著多種獲取外界信息的渠道,這些渠道會帶來知識的積累,從而擁有許多奇特的想法,鮮明的個性,不喜歡約束。所以現代學校不能再用傳統的管理方式去束縛新一代的學生,而應該通過以人為本的方式去管理學生,并且對待每個學生要用不同的管理方式。
為了契合社會的發展,對人們的要求越來越高。知識的不斷變革,課本和理論化的東西早已不能滿足社會上的需求,學校更應該抓緊改革,以人為本的制度,培養學生自己的興趣,提高實踐能力。將傳統的單項管理,轉變為雙向管理,幫助完善學校的管理制度
高職學校要針對現有的問題進行及時的改革,在學校中強調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管理學生以學生為主導,提高全校整體的素質,在實踐中探索以人為本的核心管理方式。采用以人為本的理念和人性化的手段去尊重、保護學生的個性化特征。
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使得學生有了主導地位,對于學校建設的責任意識提高,認識到自己的重要性。學校倡導以人為本,包容學生。保證以學生為主導地位,構建交流的平臺,讓學生參與管理構建,學生和教師可以進行雙向管理。明確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標是學生,針對解決實際問題從全面調查學生的各種情況,采用剛柔并濟的手段展開教學管理、校規管理等。在保障安全的同時,從管理層面全面落實管理理念,發揮以人為本管理理念的作用,從而確保管理工作更加有效地展開。
各個高職學校必須開始提升自己學校的教師的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管理的專業性以及綜合素質。從老師開始實行,強調加深以人為本的理念,做到以學生為主,為學生服務的思想觀念,保證在管理上更好地和學生互相配合。
定期開展教師培訓計劃,進一步提高以人為本的教學管理理論和實踐,在探索中進步,和學生一起進步,不只是要求學生全面提升,老師也要全面提升。
各個學校要根據自身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管理政策,保證管理的核心思想不變,將以人為本的思想滲透到學校的方方面面,要求利用各種信息渠道去宣傳學校的管理制度。
在實行管理政策的前提是一定要有切實可行的管理基礎。在學生數量激增的同時,不能草率的進行,一定要有行之有效的實施方式。用完善的以人為本制度,去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更關鍵的是在管理中獎賞和懲罰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利用這些,來樹立學生對于管理制度信任,促進以人為本機制的完善和發展。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被影響,促進管理工作的開展。
以人為本管理制度是新時代的新型管理方式理念,高職學校實施以人為本的管理的理念,打破了過去傳統的、落后的管理制度,這是一種突破性改革,也是時代的進步也是未來發展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