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翼飛
(新疆哈密師范學校,新疆 哈密 839000)
自黨的十九大提出“育人為本”戰略以來,國家教育部也明確了德育教育在中職教育中的核心地位。為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在英語教學中,我們不僅要注重知識的傳遞,還要將教學內容與時代主題相結合,實施針對性的德育教育,正確引導學生的思想觀念,培養他們成為熱愛祖國、服務社會、擁有正確三觀的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這也是中職德育教育的關鍵內容。
課堂教學作為英語教學的主陣地,要求教師在有限的教學時間、教學空間和教學資源的結合下,充分發揮它們的利用價值,引導學生在掌握語言知識和技能的同時,陶冶其情操。
教材作為主要的教學來源,也是教師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據。教師要深入研究教材內容,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與德育教育有機結合,讓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同時,潛移默化地促使他們形成正確的理想信念。以“School becomes interesting”的教學為例,該單元的主題為職業學校的學習和生活,旨在讓學生熟悉中職校園生活,了解職業學校的優勢和特點,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在課文中,介紹了中外中職學校的情況對比,有利于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開闊其視野,逐步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人生目標。
扎根教材的同時,教師還應靈活運用重點的教學內容,選取合適的滲透角度,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真正實現德育教育的目標。以“It's easy to make friends”的教學為例,本篇課文的教學目標在于,讓學生學會關心他人,在他人遇到困難時,給予幫助;拓寬其交際視野,了解更多的交友方式。對于學生們在實際生活中遇到的交友問題,教師要耐心給予指導,幫助他們掌握正確的交友技巧和方式,敞開心扉,暢所欲言,助力學生的全面發展。
與此同時,德育教育還要和課文內容進行緊密相連。以“Happy New Year”的教學為例,課文主要講述的是我國與西方國家的節日以及慶祝活動。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滲透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延伸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讓他們了解我國的國情,增強學生建設祖國的決心和信心。
教師還應該明確這點,德育教育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長期過程,在與英語學科結合的同時要注意自然結合,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讓學生感覺“強行植入”。因此,合適的滲透契機是增強德育教育的關鍵環節。比如,在父親節、母親節或者端午節的時候,教師可以帶領學生為父母制作卡片或其他東西,寫上自己最想對父母說的話。組織這樣的課堂活動,德育教育便自然而然地滲透在整個過程中,學生也明白了關愛父母的重要性,對他們正確思想觀念的形成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秉承“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理念,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我們以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為前提,營造相對輕松、民主的教學氛圍,吸引學生主動進入課堂,這對推進德育教育有很大幫助。教師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要發揮角色作用,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發現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正,以更自信、從容的姿態面對今后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創設民主、和諧、自由的課堂氛圍,有利于發揮德育教育的最大價值。
實踐教學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同樣在德育教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理論教學的最終價值歸宿就是,指導學生更好地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皩嵺`出真知”,也正是這個道理。
激趣是學科教學的關鍵所在。教師要讓學生始終保持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才能確保實現德育教育在英語教學中的滲透目標,培養他們的精神品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英語辯論賽、英語演講比賽、口語角等英語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英語口語能力、提升英語水平的重要方式,同時也是培養學生自信、鍛煉其綜合能力的重要舉措。學生在活動參與過程中,會呈現自己最好的狀態,在與其他同學的交流過程中,也能學到不同的學習方法,這為他們及時調整自身的英語學習策略有很積極的意義。不知不覺,我們發現,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空前高漲、自信心倍增,這對他們自身素養的形成大有裨益。
要想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首先要自身作則,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注意自己的言行,“實際行動勝過一切語言”,以此感染學生?;诖?,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或在課下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要始終將他們的感受放在第一位。如當學生在發言時,教師要仔細聆聽,并在他們陳述完成后,做出評價,讓學生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被重視,這也會讓他們形成尊重他人的良好習慣。
總之,德育教育作為現階段教育教學的重點內容,在學生的成長發展與就業中占據著很重要的位置。從現實情況來看,企業和社會更看重人才的綜合素質。因此,教師在培養學生掌握知識與技能的同時,更要提升學生的思想品質,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這既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也是時代潮流下的必然舉措。最重要的是,教師還要不斷提升自身綜合能力,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彰顯英語學科獨特的育人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