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召喚
(舒蘭市第七小學,吉林 吉林市 132600)
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學生的閱讀教學不再僅僅是要求其掌握基礎知識,還要求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和技巧,教師也要將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中加以改革、優化和創新,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體會到閱讀的樂趣,也可以豐富其精神世界和擴大視野,從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本文對此加以進行分析,并提出了相關的教學政策,希望能夠為廣大教育事業工作者提供更加有效的幫助。
古語有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在充滿閱讀興趣的時候,才能夠主動的進行文章的閱讀,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那么怎樣才能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呢?首先,通過渲染學習氣氛,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以《難忘的潑水節》這一課為例,小學生普遍具有學習興趣低、精神力集中差的特點,教師可根據歌曲《潑水節》來進行引導,用談話的方式引出傣族的潑水節,通過這樣的方式使能夠學生學習興趣得到良好的激發,對潑水節產生興趣,讓學生以最好的狀態來迎接課堂的新內容。其次渲染一個良好的課堂環境,讓學生能夠對這些內容的興趣能夠維持的更久。閱讀教學是情感活動的過程,比如在閱讀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讓教師引導學生認真地閱讀語文課本,播放關于傣族潑水節的宣傳影片,讓學生能夠真切地感受到傣族潑水節的歡樂氣氛,充分的滿足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渴求,真誠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用微笑感染每一個學生。然后,通過豐富多彩的語文閱讀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日常的知識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開展豐富有趣的生字認識游戲,如“我會認字”的游戲,由教師進行引導,使學生將其中偏旁相同的兩個生字用相同的彩筆進行涂色,如(鳳、凰)、(咖、啡)、(襟、褂)使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就可以學習到知識。最后對學生所收獲的知識內容進行肯定,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得到長遠的發展,為學生創造一些知識拓展的環,使學生能夠通過自身的努力獲得更多的成功,當學生在此上取得了一點點成功時,他們就會對這些內容充滿興趣,比如聽寫龍、潑、忘等生字詞后,教師按照由高到低的正確率依次對學生表揚,從而激發對閱讀的濃厚興趣進而產生巨大的動力,并驅使著他們向著進一步的成功邁進,最終形成持續而穩定的興趣。
小學生的閱讀能力高低關系著其日常累積的詞語。在傳統的知識教學中,部分教師對學生的詞語累積量沒有加以重視,所以在進行日常的知識教學的時候,就應該注意對學生的詞語累積進行重視,比如描寫傷心難過的成語有“欲哭無淚”“悲痛欲絕”“垂頭喪氣”等這樣既擴大了小學生的詞匯量,也可以使他們體會到這些詞的區別,以便在答題時可以正確解析。另外,學生需要在日常的閱讀的時候進行詞語的累積,所以在進行日常的知識教學的時候,教師就應該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良好的拓展,擴充詞匯量最好的途徑是課外閱讀,語言學家呂叔湘曾說過:“同志們可以回憶自己的學習過程,得之于老師課堂上講的占多少,得之于課外閱讀的占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開吧,也就是說,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課外閱讀。”比如在學習《草船借箭》、《猴王出世》時,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對《三國演義》《西游記》等名著進行閱讀,讓學生能夠得到知識的拓展,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長其知識,提高學生的閱讀和理解能力。
在小學階段,小學生應該具備一定的語文詞匯量再進行優秀文章的閱讀,對整篇文章進行理解,切身感受作者所表達的情感,體會文章段落的意境,所以學生獨立閱讀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除了將更多的文章內容和相關教材進行指導,再傳授給學生更加具體的知識內容,針對學生對閱讀材料理解甚少的情況,教師可以教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和技巧,使學生在面對閱讀材料時,能夠輕松的、自主的解決閱讀問題。比如在進行《落花生》這一課的知識教學時,教師需要帶領學生規劃一個閱讀計劃,如本篇文章寫的是什么、每段內容是什么;其次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勤于思考,如開展角色扮演,將自身的情感融入朗讀中,從而明確花生有哪些特點,我們能從它身上學到什么?學生在合作與討論的過程中提高自主思考能力;最后引導學生做好閱讀筆記,如摘錄文章中優美的句子、詞語或者富含深意的段落、對文章進行批注、總結和感悟等。學生在掌握了正確的閱讀技巧和方法后,在面對閱讀材料時才能夠“見招拆招”,從而順利地解決問題。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是小學生的啟蒙階段,教師要準確的了解到小學生在這一階段的特點,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制定準確的教學目標,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課堂,營造和諧、融洽的課堂環境,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讓其能夠主動的進行知識的學習,增加學生的詞匯量,將文章的閱讀技巧和閱讀方式傳授給學生,使學生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和閱讀能力能夠得到有效的培養鍛煉,對自身思維思考能力的提高提供有效幫助,也只有這樣才能使語文教學得到更好的發展,才能使小學生在今后的道路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