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麗軍
(長春市永春實驗學校,吉林 長春 130000)
在初中信息技術的應用實施過程中,教師應當轉變自身的教育觀念,將舊的學科理念摒棄掉,不去劃清信息技術學科與其他科目之間的界限,而是要將信息技術有效地融入到各種初中學科之中,提高自身的教學效果,促使學生能夠不斷更新自身知識,學到新的技巧和能力。因此教師要轉變以往的教材觀念,在信息技術和其他學科整合的過程中,按照當下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目標,結合著學生的性格與特點,將現代信息技術置入到相關的課題內容中,然后依據課題難度的大小來有效安排學生的學習課時和順序。與此同時,教師要找尋到豐富且高質量的教學資源,促使他們能夠自主發現和探索,因此教師要注重對教學資源的建設。在這一要求下,并不意味著教師都要去開發課件和多媒體素材,而是應該努力的探索與整理現有的網絡資源。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可以踐行“拿來主義”。如果教師實在無法找到與學習這一主題相關資源的話,那么才應該去進行自行的開發。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信息技術可以將傳統電視機所具備的功能整合在一起,把視、聽相互融合,產生出一種全新且圖文并茂的情境,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例如,教師在對初中語文《沁園春·雪》這課進行教學時,便可以將學科與信息技術整合起來,為學生播放出有關毛主席所著詩詞的視頻,促使學生能夠通過優美的畫面感受到雄厚的配樂和磅礴的氣勢,繼而體現出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提高學習的興趣,并在豪邁的思想情懷中提升自身對雪的深入理解。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帶領學生們一起觀看有關“北國雪景”的視頻,繼而體會到毛主席對山河的熱愛之情,提高他們的求知欲望,也將信息技術與學科充分的整合在了一起。在學科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合理使用信息技術可以促使學生長時間保持在一種大腦皮層興奮的狀態,活躍他們的思維,開發出學生的創造性潛力。例如,教師在對命題作文進行講解時,便要對學生進行啟發,鼓勵他們去進行有效的聯想,并將自己的思維展現在書面上,以此將思維的情境創設出來,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性格和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也是形象思維逐漸轉變為具體抽象思維的過渡階段。但處于這個年紀的他們還不足以完全調動抽象的思維,因此教師就要將信息技術與相關學科整合起來。例如,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結合著信息技術將教材中抽象的語言和公式改變為具體的事物和數學圖像。另外,初中學生還具備著持久力薄弱,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的特點,當教師在對《二次函數的性質》這一課進行教學時,便可以將信息技術與其充分的整合,利用“幾何畫板”等網絡軟件促使學生能夠積極投身到二次函數性質的探究當中,借助圖畫的直觀表象加深他們對二次函數的記憶。
總而言之,初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日常的知識講授時,要注重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將其和其他多種學科整合到一起,使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起來,解決疑難雜癥。